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

2019-01-13 09:59田芳群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事业单位监督

田芳群

(黑龙江萝北县财政局,黑龙江 萝北 154200)

引言

会计是企业财务资金的统计者和财务信息的处理者,会计工作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企业要重视会计工作。会计工作除了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外,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同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同时也具有本质区别。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加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契机。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管理会计的理论经验进行了吸纳、补充与完善,并积极投入实践之中。首先,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付诸实践之中,总结实践经验,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会计管理制度;其次,推进管理会计人才专业培训教育工作,深化管理会计人才储备。不过,受限于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时间较短的问题,其实际应用过程之中仍存在着许多短板,难以有效解决工作之中的所遭遇的种种问题,此外,由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并无紧密联系,故而无法从本质上解决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就有必要加深管理会计实践,完善其理论,力求创造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模式,以此推动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进步。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在企业发展多元业务的背景下,财务管理的重要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突显。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都应转变以往只局限于经营利润的片面观念,能够从企业宏观发展层面上,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例如,要辩证地看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异同点,充分发挥会计价值,在帮助企业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部分企业管理者还是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市场规模和经营获利上,没有形成科学、全面的财务观念。

(二)传统模式的约束问题

在以往的经济改革中,主要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国企都要构建现代化的企业运营体系。而当前的现状却是,虽然这些企业表面上都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体系,但就其实质而言,却都没有达到现代化的企业的目标。我国的大型国企多数都采用的是法人多级代表制度,每个总公司下面可以有很多的分公司,而每个分公司独立核算,在财务方面是互不统属关系,这样的会计管理模式势必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再加上没有明确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因此就阻碍了对于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三)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问题

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管理技术软件是对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信息化进行融合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来看,会计软件的功能大多只停留在一般的财务管理层面,技术含量不高且功能单一,不能适应目前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加大研发力量开发高科技含量的会计管理软件以助推企业更高更快地发展是势在必行的。现在,一些企业虽然在软件开发上有所突破,但与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国内国外的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发展相对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有待更进一步的发展。

(四)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必须要解决两者在工作侧重点以及工作流程上的差异,同时又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用详细的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法、各类财务问题的应对措施,还能为财务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但是,从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在配套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重视思想、不细化内容等问题,未能发挥财务管理体系在会计融合中的应有价值。

(五)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的事业单位均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事业单位对于会计财务管理的监督不够重视,等到发生了问题之后才采取事后监督措施,并不能够起到作用。事后监督不仅要包括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监督上,还包括会计财务管理的小细节的监督。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监督过程中体现了明显的片面性。

三、推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融合路径

(一)加强管理会计的认识

管理会计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主要取决于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为了更加充分的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企业应当合理的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明确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有效提高对管理会计的支持力度,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成专业的部门小组协助管理会计完成工作,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除此之外,在融合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融合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正确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提供正确有效的财务信息,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决策,科学合理的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转变财务思维

转变企业长期以来的财务信息与管理决策割裂的思维方式,应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规范资金使用以及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工具,而且是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事业单位应当重视管理会计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重要作用。

(三)财务信息科学化应用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公司财务信息,这一需求正好促成了企业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其中,财务会计是信息的具体提供者,而管理会计是信息的科学应用者,双方的互相配合和互相影响共同推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中,各类财务报表的科学合理化设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管理会计提供量身打造的表格设计是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融合的重要举措,这样更有利于管理阶层对管理会计建议的采信。

(四)构建科学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会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在科学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的支持下才会确保会计人员以及其他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制度保持敬畏的心理,严格要求自己,防止自身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会计财务管理制度中应当包括责任义务的划分,要明确岗位职能,以此确保岗位与岗位之间相互约束,形成积极制衡效果。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后直接找到源头,并及时采取解决的措施。完善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不仅要包含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制衡的内容,还要涉及到事业单位全部职工,尤其是领导阶层。只有这样才会令事业单位整个系统处于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运行起来也才会更加有效。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要保持不断完善和发展,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予以调整。

(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要结合相应的监督机制才可以发挥出预期的作用。监督机制的形成依靠领导阶层以及职工的共同努力,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员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构建具体的监督体系,在体系中要明确每一位职工的责任和义务,给予他们监督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权利。通过扩大监督的范围提高监督的力度,确保问题发生之后能够及时改正,不会存在推卸责任的情况。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管理监督体系要结合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以便于监督制度可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起到约束每一个职工的效果。

结束语

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经营目标,全面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重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管理两者的融合,考虑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环境背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及作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另外,企业相关的财务人员应当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代发展的环境,针对性的选择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的方式,加快企业财务会计的转型,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事业单位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