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9-01-13 15:59甘肃省临夏市一中赵永静
家长 2019年2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法治

□甘肃省临夏市一中 赵永静

《道德与法治》是在初中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仅融合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律意识及国情方面的知识,更紧贴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的初中生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立足教材,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依据。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育时,就应立足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其中包含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开发和灵活的利用,从而对学生有效的实施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有效地消除一部分学生的自卑、自负等不良的心理情绪。

(二)结合热门话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初中阶段的学生社会意识开始形成,他们渴望与社会进行接触,教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就应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新闻或话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以免社会中的不良思想意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影视资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如,在教学“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热门电影《战狼》《红海行动》等影视资料,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国家认同的意识。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中的榜样人物,为学生树立进行模仿的楷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三)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从多元化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

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的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时,教师就应积极地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及集体讨论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并从中感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例如走进社区,从社区寻找道德与法治现象,潜心设计、发掘素材,并做到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塑造,从而有助于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的教育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与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它不仅能及时疏导和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法治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