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效预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3 16:44于洪丽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梯形课前预习面积

于洪丽

(河北省霸州市辛章办事处策城小学,河北 霸州 0657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课堂学习的提前准备,预习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做好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使老师的教学压力有所减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校不重视预习,没有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而且预习方式不正确,不能实现有效预习。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数学学习是不少学生的难点,因此要重视数学课前预习,运用有效的预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预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比如“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节课,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前设置好预习支架。

首先,在预习梯形面积的计算之前,复习与之相关的上节课内容,梯形面积的推导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有不可割裂的关系,是在三角形面积基础上的推导延伸,要先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包括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其次,按照课本内容有顺序、有目的地预习,认识梯形图形是基础。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独特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分析梯形图形的基础上了解各部分的关系。梯形图形形态分许多种,可以由什么图形组成,梯形图形能够拼成什么图形,在预习中边看书边思考,能够加深对梯形图形的认识。计算梯形图形的面积需要认识梯形图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不同的梯形图形如何找出三个要素,是小学生预习的重点,不同的梯形图形有不同的认识方法,比如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小学生在复习中就可以掌握具体知识。梯形的面积计算是预习中的难点,尤其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梯形的计算公式识记不难,要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需要小学生认真思考,能够解答梯形应用中的难题。

最后,明确预习的重点,发现预习中的问题,做好预习题。预习是对课本知识的全面认识,做好课前预习,基本上就能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内容。预习题可以检测学生对预习的掌握情况,小学生在预习时注意要做好预习题,比如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面积的关系一题,通过学生课前预习的梯形拼接认识,能够查明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学生将在预习中遇到各种问题及时写下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有重点地解决学生的难题。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事半功倍,通过有效预习的辅助,在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上,教师能够详略得当、知重点、知难点地进行教学,学生再次深度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对知识有细化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培养学生有效预习的能力

(一)注重预习方法

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时要先通读教材,了解本章要学习什么知识。同时要学会分类标记,对于教材中已经明白的、不了解的和有疑点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在通读教材之后,试着进行精读,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理解教材中出现的概念及列出的例题。比如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学生不仅可以从概念上认识书中的梯形,而且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原型,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身边具体的形态。小学生可以利用手工制作,进行图形拼接,认识梯形的拼接图形,哪些图形可以拼接,梯形又能剪裁成哪种图形,面积计算时如何找到上底下底和高,通过手工操作可以快速而直观地学习本节的课程,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预习效果。

预习时要避免知识的单一,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预习中可以进行对比或者引申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便是如此,预习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需要复习之前三角形的知识,通过知识之间的关联,减少本节课的预习难度。同时教师要重视预习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合理布置预习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任务,以防加大学生的预习难度。预习中同样会涉及课本外的知识,预习只是教学中的辅助,不是教学的任务,能够课上讲解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涉外知识就不用花费太多时间。教师要控制课外知识的范围和难度,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布置预习任务,不能影响正常知识的学习。

(二)合理预习,因材施教

教师要明确预习目标和预习的程度,引导学生合理预习。对于不同学生,由于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要有不同的预习任务和预习目的。对理解能力不强和基础知识有欠缺的同学,应当适当减少预习任务和预习内容,不需要扩大预习范围,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则相反。教师可以分层次地布置预习任务,同时调整预习重点,保证每位学生达到预习效果,提高预习能力。

(三)检查预习

预习后需要通过检查了解预习的效果。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准备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同时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不断完善学生的预习方法。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鼓励学生注重预习和思考相结合,提高预习质量,学生预习效率高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交流预习的方式,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相互检查预习的成果,解决预习中的难题,最后形成汇总。对于预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采取激励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学习中。

总之,有效的预习对于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学生因为接受力和理解力不同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预习策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预习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梯形课前预习面积
梯形填数
认识梯形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梯形达人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