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9-01-13 16:44刘瑛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应用题德育数学

刘瑛

(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八团中学, 新疆 阿拉尔 843017)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三爱”热情

这里所说的“三爱”指的是:(1)爱祖国。(2)爱社会主义。(3)爱科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经常结合数学史上的经典例子和史实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不仅掌握解题的方法和策略,更要懂得我国早期的数学家们为我们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例如,在进行圆周长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穿插了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周髀算经》的讲解。这使得学生学习圆周长的时候会了解到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了这样的著作和成果。所谓古时候“周三径一”的说法就是对圆周长最好的诠释。还有大概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就有了非常精确的计算。他所推算出来的圆周率精确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计算到六位小数的数学家。这比外国数学家所掌握的数据提前早最少一千年。学生通过这样的了解,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这也强烈刺激了学生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再如,在教导学生学会乘法口诀的时候,为学生讲解我国悠长的乘法口诀历史。两千年前的我国人民就已经能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了解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很多的奇迹和成果,知道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而又富有智慧的民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教师通过这些思想的灌输使学生明白到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还有数不尽的数学高峰等待他们去攀登和征服。

二、数学知识,辩证学习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教学中要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如讲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教师要说明早在公元一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并且借助图形对该定理进行了两种巧妙的证明。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成均来自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掌握自然规律的正确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中年级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很多老师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都很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如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小轿车的数量进行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进行教学,类似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摄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声,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且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依靠心智,依靠长期的坚持不懈,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在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使小学数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相信德育之花一定会开遍我们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应用题德育数学
应用题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