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的新型练笔与评价

2019-01-13 16:44阎思颖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习作文章作文

阎思颖

(张家口市怀来县阎家房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5431)

对学生习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喜欢写作的占了调查人数的69.4%。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写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他们喜欢上写作。因为凭我们的经验来看,不管我们喜欢上什么,它都会对我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果是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做好它,学生写作也一样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写作呢?我想,作文教学要注重练笔与评价的创新,让孩子们在作文课上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让写作成为孩子们自我表达的需要,他们就会从心底里爱上写作。

一、开展新型练笔,感受写作之乐

在开展调查的时候,曾问到一些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习作?学生:就是不喜欢。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厌倦心理,这和“多吃不香”的道理是一样的。“喜新厌旧”这也是普遍人的心理,更何况是十多岁的孩子,新奇的东西更能吸引他们。这就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去刺激学生“写作的神经”,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因此,写作指导要创新是不容置疑的了。

第一,练笔形式的创新。新型的练笔方式,可以是随文的练笔,可以是即兴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投学生所好的。但这种练笔或是40分钟课堂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又或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由感而发,它都没有习惯性作文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而常见的新型练笔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创新型读写结合。二是创新型科际练笔。

第二,练笔内容的创新。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她曾陪伴了多少儿童少年成长,可以说是不可计数。但,试问又有几个孩子没看过童话故事,又有哪个孩子不爱童话故事呢?练笔内容的创新在于借练笔打开孩子们童心的大门,展开他们奇思妙想的翅膀,运用他们天真无邪的小笔叙述童话,抒写童真,分享童趣,表达童心。一是借用文字、符号等想象编故事。二是仿造,续写儿歌、韵文。三是紧扣中间、结尾提示,写片段。四是填充,练写儿童诗。

灵活的练笔方式,半自由式的写作内容,或提供练笔开头,或提供结尾,或暗示写作方向,或给予写作提示,让学生或当歌词作者,或当诗人,或当广告词设计,看似信手拈来,但学生写得轻松自在,无拘无束,情趣盎然。

二、开放作文评价,品尝成功之悦

别具一格的练笔方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写作体验,而教学评价则是学生的写作成果是否可以得到大家认可从而获得自信的过程。教学评价也是课程标准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它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平台。因此,作文教学就要坚持“精批——略改——多评讲”的原则。事实也证明适时、中肯、积极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写作具有明显的动力。那么,作文评价就可以分以下四步走。

第一,自评,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完成习作后,多读、想想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题目要求,遣词造句是否恰当,选材是否合理,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第二,互评,让学生学会欣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也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从而让每个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文、看待事物,学会假人之长补己之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评改作文带来的喜悦。

第三,反馈评价,锻炼鉴赏能力。学习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教师、同学评改完自己的文章之后,指出的其中不足,或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是否也认同或者已经督促自己及时修正了呢?这就需要进行作文评价反馈。在反馈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鉴赏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

第四,展评作品,成就写作自信。好的东西都愿意拿出来与人分享,这是人之常情。把优秀的作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留言、评价互动。在这里,学生是作者又是读者,学生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这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评价能力是最具集体效应的,也是学生张扬写作个性、评价本领的开放平台。

三、创新作文评价,辉映智慧姿彩

要学生写出的文章与众不同,教师首先得会写得不一样。那教师这种写作的才华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中就可以一展风采了。传统的作文评价都是“中心突出,语句通顺”之类的评语,学生早已经熟视无睹,作文评价语的作用也没发挥出来。因此,作文的评价也应创新。这样,与众不同的文章与别具新意的作文评价就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的发展需要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有足够持久的热情和热爱,把孩子的眼前成长和长远发展记在心中,悟教悟学,把写作的视野拓展得更宽,让孩子的心灵丰盈,思维开阔,让写作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需要。

猜你喜欢
习作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