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9-01-13 08:41陈雪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数学知识生活化

陈雪

(龙陵县平达乡中心学校,云南 保山 678300)

数学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其发源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而又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全体教师都应清楚地认识到“生活化”对于教学而言的重要性,尽量在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的元素,以生活化的教学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融入生活化元素,尽最大努力来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以便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学好、学懂、学透数学奠定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又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究其原因,兴趣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去对知识进行探索,是教学得以成功进行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做好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充分准备,用心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尽量个学生透过熟悉的日常生活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这样,随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成功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得以更为充分的激发,课堂的氛围才会更适宜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才会获得更为显著地提升。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对“乘法”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考虑让教学尽可能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到,学生在对乘法知识进行学习之前,先学习的是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既要将“乘法”和“加减法”的教学衔接起来,又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出这样的题目给学生:星期天被妈妈喊去超市买调味料,单价10元一瓶的酱油需要买1瓶,单价2元一包的味精需要买2包,单价3元一包的食盐需要买4包,拿去100元钱,买完东西后还剩下多少钱?由于题目中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学生会对问题进行更为积极的思考,联系实际生活和所学知识来进行计算,得出算式100-10-2×2-3×4=74(元)。此时,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学习兴趣被彻彻底底的激发了出来,既顺利地完成了乘法运用规则的学习,又顺便进行了加减法知识的复习,从而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效率了。

二、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挖掘

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对生活中教学素材的挖掘,是教师由生活来对教学资源进行的开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清楚的知道“若是仅靠课本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注定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竭尽所能地做到让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探索和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随着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不断挖掘,学生才会更为投入地进行学习,课堂气氛才会更为活跃,教学目标才会得以更为轻松地达成。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小数加法”相关知识的时候,不能一味简单粗暴地照本宣科,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带来不可消除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试着从生活中去获取可用于教学的数学素材,尽可能让学生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表现得更为积极,以便学生能够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并在运用中将知识掌握牢固。教师可以对题目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通过对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将算式0.5+1.5+9.5进行有效转化,使之能够表达为“我们需要买单价0.5元的铅笔一支,单价1.5元的橡皮一块,单价9.5元的铅笔盒一个,一共需要付给商店的收银员多少钱?”的形式。由于原本简单表达的算式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其表现形式更贴近与学生身处的实际生活,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已有生活经验来对问题进行更为妥善的解决,迅速得出式答案“11.5”。此时,教师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合理运用,可以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装入到生活的“瓶子”之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将会得到更为充分的激发,开始主动调用已有生活经验去处理并解决实际问题,既用较为轻松的方式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又借此机会对自身问题解决能力进行了全面提升,从而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了。

三、生活化课后作业的布置

教学是一个系统化过程的统称,除包括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还涵盖了课后作业。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还需要使用课后作业来使课堂得以顺利延伸,尽量将生活化的内容揉进作业之中,促使课后作业的形式得以摆脱传统的束缚,学生不只是需要完成书本上的相关题目,还要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来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解决。这样,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才会得以更好的巩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才会得以更为有效的提升。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估算加减法”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布置极富生活化气息的课后作业: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分别是“一袋25kg的大米”、“一袋10kg的面粉”和“一桶5L的食用油”,大略的估算一下这些东西需要花多少钱?带200元去够不够?由于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交织在了一起,学生开始不断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的运用开始变得更为灵活了。此时,随着生活化课后作业的布置,呈现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变得更具探索性了,能够成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更好地巩固所学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极为必要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入挖掘,将生活和教材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厘清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具体关系,促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能够提升得更为迅速。当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成功实施之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更为切合实际的应用,逐渐开始形成生活化的数学意识,生活和数学的界限渐渐变得模糊了起来,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慢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会使学生切实有效地做到“学以致用”,并在日后得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