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体育学困生对运动的兴趣

2019-01-13 16:44何航标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教师应体育课学困生

何航标

(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维夏中学,湖南 平江 41450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逐渐向素质化发展,中学生体育教学直接影响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初中体育教学课程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一、体育学困生概述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由于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得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文化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智力素养,而体育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质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学生上课不积极,在体育课中练习不主动,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动作不协调就是装病不参与,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我们暂且把这样的学生称之为体育学困生。

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体育教学虽然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体育成绩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

部分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急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教学目标不合理。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师制定的目标,部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就要反复练习,使得身体负担过重,学生对体育课也丧失了应有的乐趣。学生上课的热情不高,就会让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还有一些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运动的兴趣,体育课堂上过于放松,学生虽然玩的很开心,但是实际收获却非常小,课堂效率不高。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运动的技能。掌握运动的技能,学生才能够终身受益,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坚持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所以,初中体育课教师还是要让运动技能教学贯穿课程的始终,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真正乐趣,切实提高体育课的效率。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

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教学简单,在教学形式上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课堂缺乏创新,学生上体育课没有激情,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师教授的各种动作和技巧,课堂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在每节体育课前做足充分的准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才能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

三、提高体育学困生对运动的兴趣有效途径

(一)列举体育明星的实际,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几乎每名学生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偶像,教师应通过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平常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有哪些,以此来作为上课前的切入点。例如,在课堂教学前,可以列举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明星,为学生讲解这些体育明星背后的心酸历程,让学生明白学好体育的重要性。在讲授足球课时,可以用贝克汉姆为例为学生讲解,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要具备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上篮球课时,以姚明为例,通过讲解他的技术、品格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让他们扎实学好每个运球技巧,使他们在技能、耐力、信心、勇气等方面获得突破。

(二)师生成为朋友关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与学生成为朋友,教师不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导者,而是一名指引者。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关怀、尊重和教诲。当学生体会到这份真挚的情感时,其就会慢慢喜欢上体育课,进而激发出对学习体育的兴趣。然而,这份真挚的情感建立在师生感情交融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情感传达和信息交融,如果能保证这两点,就能大大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程度,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才能更加依赖、信任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观点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而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来完成,让他们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谈,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给予他们“母亲”般的关怀,这样学生才能慢慢体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从而相互尊重。在课堂上,教师应时刻关注那些在课堂上不积极主动的学生,当他们缺乏主动性时,教师应学会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强调让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而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中学生已经明白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情绪低沉、压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尊重学生的前提是教师做好一系列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要随着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课堂调节,在课堂下要进行课后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教师对待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时,应沉着冷静地应对,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采用合适的言语表达自己所要说的内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只有教师尊重和爱护学生,体育学困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增加学习兴趣,使教学处于良性循环。

四、结语

总的来讲,初中阶段的体育运动教学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进行放松和锻炼的一个机会,也是学生强健个人体魄,提高个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人性化、个性化以及规范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满足体育学困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对于体育课程的认同感。

猜你喜欢
教师应体育课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体育课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