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光明之焰洒遍大地
——听歌剧《晨钟》有感

2019-01-14 08:50陈志音祖忠人
歌剧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晨钟李大钊歌剧

文:陈志音 图:祖忠人

李大钊,这个名字清晰而遥远。他留给我们的那些碎片化的记忆,在2018年冬季到来之前,还原为歌剧舞台上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晨钟》,是上海歌剧院为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率先鸣奏的一首响亮的序曲。许舒亚作曲、姚远编剧、胡宗琪导演;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等领衔主演;张国勇执棒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舞剧团、交响乐团演出。

这不是写李大钊的第一个舞台作品,但却是第一个高唱咏叹调的“李大钊”。曾任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职剧作家的姚远,在其话剧《李大钊》的基础上,通过“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等历史事件,穿插教授为北大首位女生入学签名担保、同夫人生离死别等人文细节,在红色题材真人真事的艺术作品中,有意识建构个性化语言系统,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塑造先烈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这是一个让人迷茫的世纪!这是一片风云莫测的土地!”开场大合唱,精准点明主人公所处的历史背景与成长环境。正是特殊的背景和环境以致“百姓们懵懵懂懂,读书人忧心忡忡”。

一群读书人随之登台亮相,“李大钊,字守常……”借鉴传统戏曲“开场白”“定场诗”的格式,李大钊夫妇和与之有交集的正反两派人物章士钊、陈独秀、柳湘鸿等依次自报家门,全部角色身份性格一目了然:“……国是地盘,国是江湖,世界就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张作霖一番狰狞嘴脸匪徒腔调,为其最后逮捕戕害李大钊埋下了伏笔。“好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你去向何方?”在众生盘诘叩问的合唱歌声中,序曲结束。

在审美风格上,胡宗琪导演团队追求一种深邃厚重的年代感。视觉审美与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晨钟》更抽象化更富象征意味。两侧倾斜的砖墙与顶部高悬的锥体,上下左右开阖挪移,仿佛代表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强权暴政、围堵挤压的统治势力。天幕上的视频素材多以黑白照片为主,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旧楼、老树,花间、树影……服装和造型也试图接近20世纪上半叶形色男女的“扮相”,这种带入感很容易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晨钟》的灯光语言有热度、有力度,最后三块主要实体景片组成巨型“V”字,通透而饱和的正红色光格外耀眼醒目,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震撼力。

本人听许舒亚歌剧,前一部《玛纳斯》印象很深,《晨钟》只是第二部。该剧音乐会版没听过,舞台版是第一次听。两部歌剧听下来,感觉作曲家似乎刻意在追求属于他自己的本体化、个性化的歌剧语言。这种语言,表现在声乐部分突出平实的叙事性、温和的抒情性,而在乐队部分强化或是固化音乐的戏剧性。所以,我们会听到上面很舒缓、很流动的歌唱,下面音乐却经常突出戏剧性的张力感和紧张度。音乐总体风格,作曲家胸有成竹深思熟虑。大量地域性的民族民间素材,在歌剧化结构与成熟技法中自然贴切融会贯通。《国际歌》《劳工歌》的经典旋律在歌剧中自由进出“无缝对接”。《晨钟》的合唱部分相当饱满,歌队的确也唱出了应有的分量和质量。

该剧最优美动听的唱段,莫过于“两枝花”。第一幕“北大图书馆”那场戏里的男声四重唱和男女二重唱,“在一个槐花飘香的春天,我们又重逢在北大校园……”旋律清新流丽,情感真挚纯朴;声部织体讲究,歌声和谐融洽。第二幕“李大钊寓所院内”这场戏,开场李大钊夫人赵纫兰演唱“丁香树花开在篱笆前”,青梅竹马的李氏夫妇生于河北乐亭,作曲家将其家乡的鼓书曲子化用于歌剧中,平添色彩调出韵味,非常符合人物身份,且毫无“违和”之感。再次听到“那是个槐花飘香的春天”,已浸染着深切的忧伤与哀痛。这是一段人生的感喟、命运的嗟叹,最初“槐花飘香的春天”,青年学子宇剑和琴君风华正茂,志同道合相识相恋;还是“槐花飘香的春天”,宇剑已然血染疆场命丧黄泉,只留下琴君母子煎熬挣扎生死相依。两束“花”,芳香飘浮沁人心脾,绝对是作曲家信手拈来的独门秘籍。

可喜的是,继魏松、韩蓬之后,上海歌剧院又培养出一位优秀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从小配角到男三男二,大步跃进。李大钊,革命者,这个男一号不一般。于浩磊歌喉高音区通透柔润,中低音区结实明亮;身形体量高大健硕,举止沉稳收放有度。11月2日当晚,他的表演状态可圈可点越演越好。“这就是我心中一声嘹亮的号角”,他的歌声为《共产党宣言》镀上了暗夜中的一道光;“宁死不出卖民众,不背叛信仰”,坚定誓言掷地有声;“风暴过后留的是血的教训”,沉重吁叹发人深省;“我将在这里告别我的一生”,大气磅礴感人肺腑。李大钊的唱段,于浩磊基本都完成得不错。如果能在歌唱中更多去注意和顾及他与剧中其他人物的关系、彼此的交流和互动的感应,将会更加自然舒服、真实可信。

左页:歌剧《晨钟》剧照

徐晓英不愧为在上海歌剧院舞台上成长起来的头牌当家“名旦”,相比其他人,她的优势特别突出,因具备更多的实践和经验,在舞台上的表现非常成熟。琴君作为北京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女生代表,这个角色,从“江津”逃婚的小镇女孩,到自觉投身革命的志士,徐晓英很好地完成了具有转变性的形象塑造。琴君的核心唱段,重点集中在第二幕,“他遗赠给我一个崭新的生命”摇篮曲式的深沉含蓄与悲恸忧伤相辅相成;“丹柯捧出自己的心”谣唱曲风的深情平静与叙事感怀浑然一体。《晨钟》的光彩,有相当部分来自琴君,她的歌声有温度、有宽度,有深度、有力度,这就是歌剧化的表演艺术。

《晨钟》担纲主演的演员都很年轻,新时代的时尚青年致敬旧时代的热血青年,在舞台上所经历的,既是严峻的考验更是灵魂的洗礼。陶阔、刘涛、何超三位青年男中音,表演都很投入。陈朝宾饰演的陈独秀声音特别漂亮,这个角色充满着艺术的生命力。男低音余杨饰演张作霖,他从上场开始,自觉定位自然归位,演出了角色匪气十足的天然本性。

上:于浩磊饰演的李大钊和贾文璇饰演的赵纫兰

在我国歌剧指挥界,张国勇可能是首演原创新作最多的一位。他的水准与造诣让所有人发挥自如表现上佳,《晨钟》的声音听起来格外安心,舞台上的演员、歌队,舞台下的乐队尽在其掌控之中。作曲家精心编织一张大网,指挥家倾力展开疏密有致。

总体感觉,《晨钟》(舞台版)第一声洪亮悦耳。但一度创作可能太拘泥于历史的真实,现在需要更多的艺术想象力,而文本和音乐都有再度提升的发挥空间。第一幕节奏推进太快,感觉仓促而匆忙。我特别希望,许舒亚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做一些调整,如,第一幕在进行曲风格的乐段中,某些固定节奏音型用得过于频繁。开始很有动态感和效果化,但是重复用、反复听,感觉似乎有些单一、单调,而缺少一种应有的对比和变化。

歌剧《晨钟》剧照

琴君这个女性角色,开始可以再多说一两句,她不单要叙事,还应该多“说”一点内心的东西,可以触动李大钊的东西,现在这方面还有些欠缺。而主人公李大钊也可以再深度挖掘、充分展示其人性本真和内心世界。共产党成立了,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这里特别需要加一首小咏叹调或是谣唱曲,精练短小点睛妙笔。《国际歌》固然震撼环宇,但此刻我们最想聆听李大钊的心声。

我们这种内心还珍藏着历史记忆和红色情结的人,英雄、崇高、力量……这些心理期待,在《晨钟》里似乎还未得到极大满足。既然写李大钊,音乐优美固然重要,但也希望他的音乐形象更加丰美和壮美,要富于更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作曲家或许有点太过刻意追求音乐“好听”,但还是希望他在保留其艺术审美个性的前提下,千万不要太过刻意去软化这个题材、减弱这部歌剧本身应该具有的锐度、硬度和力度。相信通过艺术家的精心打磨,《晨钟》一定会发出更美的光彩和声音,响彻天宇远播大地。

猜你喜欢
晨钟李大钊歌剧
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李大钊《青春》
Improved sensitivity on detection of Cu and Cr in liquids using glow discharge technology assisted with LIBS
李大钊
Isotope shift of the 2s 2S1/2 →2p 2P1/2,3/2 transitions of Li-like Ca ions*
Calculations of atomic polarizability for beryllium using MCDHF method∗
走进歌剧厅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