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9-01-14 01:25荣渝虹陈武昌孙仕仙吴庆书
热带农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庭园造景滨海

荣渝虹,陈武昌,孙仕仙,吴庆书

(1.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2.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昆明650224;3.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昆明650224;4.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口570228)

海南岛的热带园林建设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以旅游产业为契机的海南热带园林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但目前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营造大多仅限于对成熟的东南亚热带庭园的模仿,仅有其“形”而无其“神”。为此,笔者从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特征的因素展开分析,通过对其模仿的各造景要素的应用进行剖析,归纳挖掘其热带园林造景元素和特点,为适宜海南人居环境的园林营造提供参考。

1 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特征的成因分析

1.1 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发展背景

1.1.1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海南是我国最南端的省份,与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年均气温22~26℃,终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能丰富,日照充足,属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海南岛也是南海最大的热带岛屿,地势中间高耸四周低平,海岸线长达1823 km,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热带海岛特色优势明显,此外还有火山岩遗址、古盐田、热带雨林景观等独特的自然资源。

1.1.2 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

我国的滨海旅游产业和热带园林建设自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步入发展的轨道。在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复《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海南热带观光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1],经过10多年的努力,海南已跻身国内滨海度假旅游产业的翘首。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均衡发展和多元化类型的需要,以及受国家“一带一路”项目的推动,海南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展开了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等的建设,但从开发的经营模式及与海南本土文化、民俗的结合情况来看,其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1.2 影响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特征的因素

1.2.1 起主导作用的园林流派

海南岛与大陆一海之隔,海南早期的园林承袭了岭南园林的底蕴。从宋代的经济贸易往来开始,及到近代东南亚归侨和当代旅游热潮的带动下,东南亚文化对海南的园林景观产生了深远而强烈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相对偏远落后,海南园林并没有在传统的岭南园林和海南本土园林的基础上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展,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因而也未留下传统园林的过多痕迹。改革开放以后,在旅游产业的较大冲击、影响下,因与东南亚国家地域相邻、地缘相似,都有热带海洋文化和热带园林基底,海南不可避免地会对滨海热带园林的成功典范—东南亚热带庭园进行大量的引进、模仿和借鉴。

1.2.2 东南亚热带庭园的发展现状

东南亚园林的发展以时间为轴线:早期宗教崇拜强烈影响着东南亚园林的模式和各造景要素布局,中期受西方殖民者的造园文化影响,后来又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印度、中国、西方等园林多元文化造园影响;到了近现代(1945年至今),东南亚的热带庭园出现了质的飞跃与创新,“夏威夷景观”“热带科茨沃尔德景观”“拉丁美洲热带景观”和“贝尔高林”现象等风靡整个东南亚热带庭园[2]。

东南亚园林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将本土的传统文化、地域特征、民间艺术、自然风光、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园林景观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中又融合了许多闻名于世的优秀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如马德·维贾亚[3]、杰佛里·巴瓦[4]、伯特·布雷·马尔克斯、路易斯·巴拉干等的思维结晶和手法,成为集东方园林、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热带美洲园林、热带平顶房庭园等优秀类型的园林综合体。

2 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特点

海南当代热带滨海园林的造景受东南亚热带庭园的启发较大,以下根据实地调研中其受影响的情况,分别从园林构景要素的园林建筑、植物、山石、小品、景观水体等5个部分的应用和表现形式展开阐述。

2.1 园林建筑

东南亚园林建筑层次丰富,最为典型的园林建筑—景亭是最基本的构成单元。目前主流的是巴厘风格的“贝尔”和泰式风格,分别代表着海岛和半岛型地域建筑。

“贝尔”景亭,其屋顶造型以巴厘岛式的谷仓造型为基本形态,歇山屋顶占了整体建筑高度的较大比例(1/2~3/4体积)。屋顶的开合角度较小,排水速度较快,能抵御海风的侵袭和太阳光直射。其寄寓了百姓对印度教天地万物的理解:屋顶是“神的部分”,墙体是“人类部分”,地基是“魔鬼”的部分,“贝尔”式建筑旨在更加贴近神的距离(图1a)。“贝尔”景亭是海南滨海休闲景观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在陵水的“分界洲岛”、“乐龄中州国际大饭店”和三亚“喜来登”酒店等地方被广泛运用。

泰式风格的景亭在海南园林中的运用更为普遍。为了抵御湿热、多雨的气候,其比巴厘岛的景亭挑檐更长、更深,屋檐的开合角度更大,檐部比例占整座亭子的1/3左右,显得更为轻盈、通透(图 1b)。在海南,不论是海景或园景中,泰式风格景亭都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具体应用如三亚“伯尔曼”别墅度假酒店、“悦榕庄”度假酒店、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等。

其它类型的园林建筑也多是在亭的基本单元上衍生、叠加或复制而组合的。园林建筑的亮点和重点都体现在屋顶的形式和装饰部分,如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公园大门入口(图2a)、室外廊架(图2b)、公交车站等。缅瓦、茅草、柚木历来都是东南亚风格建筑最钟爱的材料,并沿用至今。

2.2 园林植物

2.2.1 园林植物的引种

海南省拥有丰富、优质的森林资源[5],并因与东南亚国家的地缘相似性,为热带植被的引种、栽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6]。据初步统计,如今海南城市绿化的植物超过60%是从外国引种的,尤其是行道树(表1),且许多树种是东南亚原产或由东南亚引进的驯化种[7]。此外,很多产自东南亚的灌木、草本也在海南热带滨海园林中被广泛种植,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能直观展现热带南国风光和湿热滨海气候特征。

表1 海南从东南亚引种的常用行道树

2.2.2植物景观配置

海南的滨海度假区和酒店多是模仿东南亚贴近自然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8],运用地域特征明显的本土乔、灌、草进行复层植物配置,以达到热烈的丛林植物景观效果[9]。在运用中,常呈现出:用棕榈科植物进行竖向的“线形”构图,阔叶树为重要的庭荫植物和园景树[10];庭园多为内部开敞,边缘私密性较强,并考虑阳光和风向;也常选用开阔的阳光草坪为造景元素[11]。

2.2.3 植物色彩偏向

海南热带植物景观常绿树掩映、花木婆姿,整体上以绿色为基调色,同时下层的观花和彩叶植物呈现出各种斑斓的色块,形成色彩明艳、暗香浮动、生机勃勃等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金色叶或斑叶植物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经常被种植,起到了很好的点缀和提亮效果。

2.3 园林小品

东南亚风格的小品朴素、沉静、丰盈,以精湛技艺、亲切的质感、较高的艺术性取胜,表现了对手工技艺的崇尚、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而在海南,因宗教信仰文化的差异,大部分雕塑已被去宗教化,但仍能感受到万物有灵的信仰和崇拜。

海南园林小品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4类(表2),其色泽和质感极易与自然融为一体,常就地取材,选用天然的木、石材、陶、藤、麻、棉等材质。

2.4 景观水体

水景在热带庭园的造园中能激发对自然的思考和传达空灵的意境。受东南亚热带庭园造园理念的影响,海南热带园林也常将大面积风情各异的水池作为中央景观,与雕塑小品、假山缀石、园林建筑、热带植物等相互映衬和烘托,具有较强的场所感[12]。在走访和调研中发现,受东南亚热带庭院影响的水景大致可分为静态、动态和动静结合等3种类型,详见表3。

表2 海南园林小品的分类

表3 海南景观水体的分类

2.5 园林山石

我国的叠山理水技术由来已久,至今海南仍然有许多景观延续了岭南园林的石山景观,模仿自然山脉的特点,洞壑曲折,意境悠远。海南热带滨海园林也有少部分的塑石中借用了东南亚的宗教式石景观,在自然塑石的几何中心位置堆砌东南亚宗教信仰雕塑、构筑物,或石景上雕刻民间艺术的精致花纹图案,轮廓顺应山势的起伏和肌理裂纹,更显沧桑和自然(图5a和图5b)。

2.6 造景特点

作为东南亚国家的邻缘地域,海南的热带滨海园林在近现代受到东南亚文化和热带庭园风格园林较多的影响,各园林造景要素在其影响下的特点和分析详见表4。总体而言,其造景特点表现为:以坡屋顶造型为基本园林建筑单元,营造以棕榈科为主的热带植物丛林式景观,在山石、园林小品方面体现出对精湛的手工技艺、淳朴生态观的追求,水景注重小环境的营造和契合。

表4 海南热带滨海园林造景要素受影响的特点及程度分析

3 海南热带滨海园林提升建议

海南热带滨海园林在发展的初期对东南亚热带庭园风格的造景和经营模式进行借鉴,无可厚非,但因地域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差异,如果仅仅对其风格、要素模仿,则只有其空洞的形式感和符号化的躯壳,缺乏与海南本土文化融合和再创造思考,外来复制品最终会被时代淘汰和遗忘,国人也很难体味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敬畏感,更会催生“千城一面”状况的出现,不利于园林行业的继承和发展。

应根据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热带风光特点[13]来营造海南的热带园林景观,这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海南本土的地域特征、植物景观特色、人文精神内涵,同时借鉴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热带园林长处,经园林的营建、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拓出海南热带园林的新局面,为世界多元化的园林体系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结合以上特点,具体而言,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提升改进可参考如下:

1)园林建筑:可精选东南亚风格建筑的挑檐、坡屋顶等适宜热带地域的建筑形制,结合海南地理区位(琼北、琼中、琼南)的不同民族民居形式和生活习俗加以改造,注重人文内涵、生态智慧的注入和传统材料的运用。

2)园林植物:多挖掘有潜力的乡土植物,并选用一些富有本土民间特殊寓意的植物进行文化景观配置,模拟当地原始的自然植物群落。

3)园林小品:更多地融入海南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使其别致而有地方韵味,提升小品的艺术感。

4)水景:将注意力转移到公共空间的水景营造,并将海南本土的造景元素和建造材料运用到现代水景中。

5)山石:灵活运用山石造景,可将东南亚的宗教化山石景观造景模式运用海南传统的民间习俗元素和信仰符号来呈现,以传达更接地气的文化景观内涵和地方特色。

猜你喜欢
庭园造景滨海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感知规律在城市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滨海白首乌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里巷庭园
何时观园
日本庭园的物象与心境
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