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石头

2019-01-14 05:31贵州省铜仁市第四小学刘淑芳
辅导员 2019年7期
关键词:万山朱砂铜仁市

贵州省铜仁市第四小学 刘淑芳

“这石头怎么有红点啊?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呢!”“我知道,这个红点是朱砂。”课间,队员们围着一块石头激烈地讨论着。辅导员告诉他们:“这是朱砂矿石,咱们这里曾经有许多这样的矿石。”

贵州省铜仁市第四小学位于万山区。这里曾因盛产汞被誉为“朱砂王国”。后来,因资源枯竭而开始转型。队员们对家乡的这段历史既好奇又疑惑,成立了寻访小队,以万山对祖国的贡献和转型变化为寻访目标,走出校园,开展了少先队寻访活动。

他们首先寻访了有60年党龄的贵州省劳动模范付伯仲。他是1953年到这里的,见证了万山汞矿的发展历程。付爷爷告诉队员们:“当年的技术人员和矿工是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万山的,在党的领导下,大家团结奋进,开采出优质矿物,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为了将家乡建设得更好,你们要努力学习,做好接班人!”

随后,队员们来到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了解到在万山矿区的工人们曾加班加点生产,连续4年突破千吨产量,万山曾是我国唯一的有色金属年产量突破千吨的矿山。万山汞矿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爱国汞”。

但是,资源都是有限的。在汞矿资源逐渐枯竭后,万山该如何发展呢?队员们带着这个疑问在“改革与重生”墙前找到了答案:2008年2月,在万山遭受特大凝冻灾害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同志亲临万山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还对万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万山转型发展的成绩,并鼓励贵州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万山人民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加快推进转型可持续发展,将采矿遗留下的长达960公里的矿洞变废为宝,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破解了矿竭城衰的困境,实现了“产城同步转型”的华丽蜕变,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让昔日冷清的万山又热闹起来。

一张张照片令队员们震撼。原来,党和国家与万山人同呼吸、共命运,万山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队员们有的绘制万山美景,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有的向身边的人宣传如今万山的成就以及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关怀……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今后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万山朱砂铜仁市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发现非遗之美
团长回村
团长回村
秦直道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朱砂记
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