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梦想 策动未来
——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2019-01-14 05:29
江苏教育 2019年59期
关键词:特需职业活动

徐 青

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是一所较为典型的市区普通公办初中学校,其生源来自周边社区,多数学生来自周边社区的新市民家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家长学历背景也较低,对孩子几乎无职业理想方面的规划和指导,这样的现状造成不少学生对高中学习情况及高职校专业缺乏了解,直接导致了毕业时选择高中及高职专业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基于这些现状,学校尝试探索、规划职业启蒙教育,试图让学生提前体验和感受专业技术类职业教育,更早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景和社会职业,更好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我们尝试将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化实施,在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同时,更好地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

一、课程实施目标

在学生层面,我们所实施的职业启蒙教育并不倡导学生过早分流,也不刻意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职业技能,只希望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通识习惯。通过初步的职业体验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目前存在哪些职业以及这些职业的相关要求是什么,帮助学生逐步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为未来的专业或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在教师层面,我们期望借助多方优质资源,带动学校一批有兴趣与特长的教师学习参与跨领域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丰富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并逐渐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

在学校层面,我们希望借此契机,形成学校特色,不断提升办学品质。

二、课程实施内容

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兼顾三个年级进行全学段设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校内外贯通;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普及性、常态化实施,并采用多活动形式和多时间点选择。

学校在七、八年级开设校本选修课,学生自主选课、走班教学,每周开设一节“特需课程”。我们的“特需课程”是指普通初等中学与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开发的适合初中生个性化发展、益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课程。我校的“特需课程”目前有“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环境与食品检测”“影视剪辑”“中西面点制作”等。

学校的职业启蒙系列课程除了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的“特需课程”之外,我们也积极拓展途径,扩大资源平台,积极与银行、基金会等单位、社会团体合作,开发出“财经意识”(与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合作开发)、“金融知识进校园”(与招商银行常州分行合作开发)、“途梦职业引导直播”(与途梦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合作开发)等校本课程。

当然,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打造平台给学生提供职业体验的机会。目前,学校的校内职业体验平台有:芦花校园电视台、市北校刊、校礼仪队、城市长效管理突击队、文明监督岗;开展的活动有爱心下午茶、乡情特产义卖活动、科艺节、合唱节、诵读节等。校外职业体验活动包括:高职校职业体验行(定期组织学生赴高职校开展实训体验);社会公益劳动体验(与天爱康复中心、市少儿图书馆、一加爱心社等合作,定期开展体验活动);七、八、九年级开展假期进社区活动等。

学校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帮助学生积极开展职业选择与规划、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获取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积极探索与勇于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策略

1.探索并形成了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学校构建了“校长室—课程处—教研组—教师”,四级课程管理体系;编撰、修订了符合校情的课程方案、教材、实践活动方案;成立了学校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教科研团队。

2.借鉴、引进社会(含职校)课程资源。

职业教育贯穿了学生个人发展的始终。所以仅凭校内资源是无法满足课程需求的,借鉴、引进并结合学情改造运用社会课程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我校“特需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采用的就是初中与中职的两位任课教师协作的“双师型”模式。初中任课教师相对更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需求,而中职教师则能立足于职业教育理念吃透课程本身。同时在课程设计方面也兼顾了梯度:职业引导课程设计了“全面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奠基未来发展”三个阶段;职业技术体验课程考虑了“技术入门”“技术准备”和“技术体验”三个层次。其他职业体验课程也同样充分整合、利用真爱梦想基金会课程专家、高职校教师、银行内训师等教育教学资源。

3.多元策略实施课程内容。

(1)创新教学模式。我校的职业启蒙课程采用了以项目任务为驱动,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互助中完成每个项目活动。除了每周1~2课时的学习活动外,每学期还安排学生至少有2 次机会去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

(2)设计特色学习活动。职业启蒙课程的特色学习活动重在关注实际生活问题,如“中西面点制作”课程就鼓励学生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将所制作的面点进行“义卖”,开辟“生产+营销”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面点作为产品在校内销售,既收回了课时成本,又让学生获得了自我实现;“影视剪辑”课程以拍摄校园风光为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拍摄学校宣传片,最后投票选出优秀影片,在校园电子墙上展播。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其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四、课程实施成效

1. 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已经做到常态化、普及性。

目前,我校的普职融通特需课程、职业人生课程、途梦直播课程、金融知识进校园课程等已经形成一体化设计,学生的学习已成为常态;学校办学品质得到提升。

2.学生自我认知更加明确,个性发展开始彰显。

通过学习,学生对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作出理性分析与判断,帮助其挑选更为契合的专业知识与类型。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学习还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的一般能力(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培育其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所需要的创造能力。

3.视野开阔、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十多门深受学生喜爱、趣味盎然的校本课程皆有学科教师任教。市综合实践、劳技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也皆被我校地理、生物老师收入囊中。我校还产生了8 位省市优秀科技辅导员、4位梦想课程优秀导师。

4.积累了课程实施案例,为区域辐射打下了基础。

我校在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探索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学校合作主持了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2019 年度职业教育重点课题“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案例研究”(课题编号:XHZDKT201802),独立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需’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6/02/156)获评“江苏省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常州市第二届精品课题培育对象”。

五、未来展望

1.进行职业启蒙校本课程资源优化,进行学校课程优化。

初中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不是强项,因此我校准备继续依托职业技术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和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开发课程,扩大社会资源和社会机构的课程资源运用。同时,注重培训本校教师,实现职业启蒙教育“本土化”。

2.通过学科浸透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国家课程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本身就可以开发出职业启蒙教育的元素,例如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与劳动观念教育;通过劳动技术课程渗透生活技能与劳动态度教育;通过语文、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渗透职业概念教育和生涯教育;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某些教学内容,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等。

3.通过班级管理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班级管理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而职业启蒙教育涉及劳动观念、劳动态度、职业人生规划等教育,本身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部分。此外,学校管理还兼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任务,其中不乏职业启蒙教育的元素。

4.积极参与各类相关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项目化学习是跨学科的一种活动方式,其中不乏很好的职业启蒙教育的项目。2019 年我校的两支学生代表队凭借“社区打印照片”“推销家乡特产”项目在全国项目化学习展评暨研学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用实战体验锻炼了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

猜你喜欢
特需职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职业写作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爱的职业
设施与服务兼顾对特需门诊的发展的重要性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特需价放开,会让看病更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