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及改善路径研究

2019-01-14 03:34张路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1期
关键词:大学生

张路

摘要:当前由于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欠缺以及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大学生就业失信问题较为严重。改善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需要宏观环境方面的诚信教育、微观环境下的家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诚信档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233-02

一、大学生就业失信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1.就业协议违约。一是随意签订意向就业协议,违约情况严重。近几年来,招聘单位在和毕业生签订正式三方协议之前会先和毕业生签订一个双方的就业意向协议,这是因为有些单位启动招聘比较早,一般在9月份刚开学就开始了招聘,但高校一般在10月份以后才会把正式的三方协议下发给学生。签订意向就业协议,一方面,一些紧缺专业的招聘单位可以尽快锁定人才,完成招聘计划;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可以尽早落实就业。意向就业协议没有固定格式和固定内容,格式较简单,通常是一页纸,由用人单位提供,内容主要是写清此协议的意图,约定此意向就业协议效力等同于正式三方就业协议,等学校下发正式三方协议后,毕业生可以凭正式三方协议和单位换签,至此意向协议失效。对于协议约定的违约金,有些学生抱着“等找到更好的单位大不了损失点钱”的心态对待,更有个别学生无视意向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和几家单位签订了临时就业协议,这种行为是严重违法的。意向就业协议毁约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增加了单位的用人成本,扰乱了单位的用人计划,而且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二是签订三方协议后的随意违约。三方协议违约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骑驴找马”型、“继续深造”型、“家庭干预”型、“从众虚荣”型、“随心所欲”型等。其中以“骑驴找马”型居多,有些学生签订正式三方协议后仍然抱着“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继续找工作,待找到更好的单位后又与之前的单位解约,构成了违约行为。据调查,毕业生三方协议毁约率连年上升,这无疑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了恶性循环。用人单位一方面担心招不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更加担心毕业生的诚信问题会使他们增加用人成本,耽误他们的用人计划,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制定越来越严格的标准,这就导致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越来越难找。

2.求职材料造假。求职材料主要有求职简历、就业推荐表、成绩单、荣誉和技能证书等。很多学生在大学四年并没有积累一定的求职资本,而求职材料正是用人单位鉴别毕业生的依据。以弄虚作假的方式美化求职材料成了某些毕业生惯用的手段,如美化求职简历、伪造学习成绩单和荣誉证书、填写虚假的实习工作经历、冒充学生干部或党员等。除了求职材料虚假之外,有些学生在面试环节也通过吹嘘自夸、胡乱编造等方式获取用人单位的好感,以提高自己通过面试的机会,这些行为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最直观表现。

二、大学生就业失信问题的原因分析

1.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的不平衡性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的。一方面,毕业生对就业的工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单位知名度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其又承受不了现实就业情况的压力和打击。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的毕业生往往会通过弄虚作假等方式提高求职的成功率,为了在就业中占得先机,会不假思索地和用人单位先签订意向就业协议或正式协议,这也使违约率日益增加。

2.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功利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一大应用群体,特别是微博、抖音等热门社交软件在大学生中的流行使他们更容易受其中某些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某些大学生注重实用主义、注重物质,而忽视了个人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社会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唯结果论、唯成功论等思想也使有些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较为淡薄。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期,心理不成熟,容易受到诱导和跟风,更容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有些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地位、薪酬福利放在择业标准的首位,不顾实际,不惜造假和违约。

3.学校和家庭诚信教育的薄弱。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很多家庭在子女诚信教育方面比较薄弱,一些家长的诚信缺失行为会直接诱导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不诚信,甚至个别家长会纵容和包庇学生的违约行为。

4.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的“严进宽出”政策使很多毕业生在大学中虚度光阴、荒废学业,没有学到一技之长,没有形成自身过硬的综合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到毕业时悔恨已晚,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就业找工作时丢掉了诚信这一品德。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的基本路径

1.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专题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刻不容缓,高校虽然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但是没有开展专门的诚信专题教育。校园文化也较少宣传和渲染诚实守信的思想氛圍,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专题教育十分有必要。在理论教育方面,可以通过改革思政课程大纲,增加诚信教育的章节,通过案例教学引起学生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在实践教育方面,每学期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团建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学习先进事迹教育活动以及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媒体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每个学生进入大学都有自己的学籍档案,这个档案在大学四年中会装入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军训材料、党团材料、学习成绩单、奖惩材料、学生信息资料等,学生毕业后,学籍档案会跟随其一生,用人单位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档案并审查学生档案,看其是否有重大违纪处分等。如果在学生档案中建立一项诚信档案,那么就会对学生具有和其他违纪处分相同的约束力,让学生警钟长鸣。诚信档案表可以分为四栏,大学四年每年一栏。没有失信行为就填“无”,一旦出现不诚信行为,如抄袭论文、替考、伪造证书等,就记录在当年的诚信记录中,由院党总支盖章,学校学生处在年底盖章。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失信行为的纪律处分,如果毕业生出现意向协议违约或三方协议违约后,在全校进行通报批评并写入诚信档案,出现两次以上的违约将给予校级处分,出现三次以上违约将缓发毕业证。只有建立惩戒机制,毕业生在就业时才会始终坚持诚信原则;只有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加强诚信管理,大学生才会放弃侥幸心理,认真学本领,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就业市场才会出现良性循环。引入诚信档案机制,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失信行为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3.大学生要刻苦学习本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自我约束力。大学生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以不辱学校荣誉为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强化自身的诚信意识。就业诚信状况的改善需要每个大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4.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舆论氛围。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影响较大。近年来,全社会征信体系越来越完善,如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按时还助学贷款,就会被纳入不良征信记录中,但仍然有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加大对道德诚信的舆论监督及宣传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在全社会培育、渲染“诚信为本”的价值观,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道德操守和行动指南。

5.完善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政策。当前有关就业的法律文件虽然较多,但有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和就业意向协议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关于毕业生与单位签订就业意向书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一个法律文件解释。某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应加强对大学生关于签约方面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完善立法,明确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对大学生诚信就业具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育苗.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诚信就业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17).

[2]王萌亚.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8,(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