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场地设计标高影响因素分析

2019-01-15 12:18谭逸超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设计标高土方坡度

谭逸超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引言

变电站场地标高设计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地形地貌、总平面布置以及施工工艺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进行变电站场地标高设计时一方面强调土石方之间的综合平衡,另一方面则强调避免土石方的大量开挖与填埋[1]。一般情况下在变电站场地设计当中主要采用平坡式布置或者阶梯式布置方式进行布置,在完成场地平整之后再布置相关电气设备。一般情况下在地形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如果按照常规设计方法很容易对山体造成较大的破坏,同时土方开挖量也会相对较大。基于此种情况,对变电站场地设计标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2]。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基于某一实际变电站工程进行研究与分析。

1 设计概况

该变电站呈现出明显的丘陵地貌,位于一个山包之上,整体自然地面存在较大高差,最大高差为18.71 m,从总体上来说该变电站符合常规户外方案基本要求,综合考虑电气施工工艺,在设计方面供给提出了常规布置以及放坡式布置两种不同的布置方案。

2 两种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所谓常规式布置主要采用平坡布置方式,在该变电站工程当中由于整体地势相对较高,同时也存在较大高差,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与换填,常规布置式设计场地标高暂定为95.6 m,进站通道坡度能够被控制在7%左右。该设计方案虽然避免了大量的土方开挖,但是由于变电站所在位置标高依然相对较高,因此,也存在大量的填方区域,变电站北侧与西侧位置均需要进行大范围的土方回填,最深处可达到8 m左右。这就要求在回填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好回填土的支挡结构施工,另外,还需要对深回填区域进行地基处理,避免后期出现大范围不均匀沉降[3]。从总体上来说采用常规布置方式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与换填,但是依然需要进行填埋处理,从总体工程造价方面来看并不占据较大优势。

放坡式布置方案综合考虑该变电站的实际建设情况,将整个场地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即220 kV区域、110 kV区域以及中间区域,中间区域需要服务于220 kV区域以及110 kV区域施工要求,因此,采用平坡布置方式,220 kV区域、110 kV区域依靠山坡具体走向将区域分别设置在山坡的东西两侧。110 kV配电装置西侧场地基本平行于等高线,设计标高定为自然地面标高92.5 m,220 kV配电装置东侧场地设计标高定为95.0 m,主变场地设计标高定为98.25 m,全站场平设计标高为90.7~98.25 m。另外,东西两侧结合实际需求按照不同坡度进行放坡处理,总体平面布置如下页图1中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在该方案当中最大填方深度可以被控制在4.5 m以内,同时也并不需要进行桩基处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工程量的有效控制[4]。

3 两种设计方案工程量对比统计分析

对上文中所阐述的两种设计方案中的工程量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页表1中所示,从总体上来说采用放坡式布置方案相对于常规式布置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变电站场地设计标高设计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影响,在设计当中也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满足实际要求,下面将对变电站场地标高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具体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土方开挖量,土方开挖会对工程成本造成较大影响,竖向标高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土方开挖量的影响;

2)建筑物即架构的布置要求,必须要满足带电距离的要求;

3)放坡坡度的控制要求,尽管放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挖量,但是放坡坡度必须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若坡度过大则很容易出现雨水冲刷等负面影响[5]。

图1 放坡式布置方案平面布置示意图

表1 两种方案工程量对比统计

猜你喜欢
设计标高土方坡度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影响场地设计标高调整的关键因素研究
BIM技术在场地平整土方计算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Revit的风景园林土方计算方法优化分析
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
大坡度滑索牵引索失效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关于场车规程中坡度检验要求的几点思考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基于AutoDesk Map 3D的土方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