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CT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方法

2019-01-16 01:45时长军李叶芹韩斌丽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276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运维精度故障

时长军 李叶芹 韩斌丽 日照市中医医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内容提要: CT设备作为当今医疗机构必不可少医疗设备,如何加强CT机维修管理、保障CT机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频率,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由于CT机具有造价高、体型大、高精度等特点,这也提升了CT机的维修管理难度。基于此,提出CT机维修管理原则,进而分析CT机日常运维以及维修管理方法。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采用了精准的超声波、X射线束、γ射线等,在人体检测当中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围绕人体某个部位逐次扫描,从而判定人体内部生理、病理状态的医疗设备。CT具有图像清晰、扫描效率高等优势,可以用于多种疾病检查。根据不同射线检测机制,可以划分为超声CT机、X射线CT机、γ射线CT机。CT机作为一种大型的医疗设备,之所以受到社会重点关注,除了CT机具有诸多优势外,还包括高昂的造价,新型CT机造价在百万到千万不等[1]。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延长CT机使用寿命和精度,必须要做好CT机维修管理工作。

1.CT机维修管理原则

CT机维修管理要贯彻预防保养理念,也就是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综合管理方法,定期、不定期对CT机进行检查,找出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CT机可以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在CT机维修管理中,要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为主,采用多元化的维修管理手段,从而实现CT机的维修管理目标。

2.CT机的日常运维

2.1 严控运行环境

CT机是高精度大型医疗设备,对使用温度较为敏感。在CT机日常使用中,需要严控运行环境温度,在22~27°C为最佳,如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CT机运行精度,如果温度超标需要开空调运行,提升运行稳定性。湿度也是影响CT机运行的重要因素,合理湿度在40%~70%[2]。如果遇到了阴雨天,此时要在CT机房设置除湿器,降低运行环境湿度;如果天气湿度较低,需要增设加湿器,在保证运行温度满足使用标准之后再开机。此外,环境湿度对CT机成像质量有着很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

2.2 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

CT机对运行条件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要加强消毒和清洁工作,为CT机正常运行创设良好环境。

床垫消毒。CT机使用完毕后,要对床垫进行消毒,为了能够提高擦洗质量,要采用90度以上酒精,并擦拭3次以上,严格禁止酒精进入到CT机内。

外罩清洁。外罩清洁不得使用强酸、强碱溶液,使用CT机专门擦拭溶液(中性),之后将表面水渍擦拭干净,确保外罩清洁度。

地面清洁。由于要避免粉尘等进入到CT机内部,要采用真空吸尘器清扫。并且要避免出现扬尘,一旦过多灰尘进入到CT机内部,可能会影响正常使用。

2.3 操作台运维

如果操作界面出现了浮沉、水渍等,不得随意采用湿纸巾擦拭(可能有酒精),要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如果要清洁显示器,主要采用无公害玻璃清洁液擦拭。不得使用带有静电的溶液擦拭,可能会破坏屏幕表面疏油层。键盘、鼠标都是藏污纳垢的重要位置,需要定期展开清理,采用小型吸尘器抽吸键盘、鼠标灰尘即可。

3.CT机维修管理

3.1 设备校准

在CT机运行中,参数设置、余辉时间设置都要保证绝对的精度,所以在下一位患者扫描前需要对各个参数进行校准处理,特别是探测器零点漂移情况。对于零点漂移,需要及时进行修正,主要是应用空气校准方案,提升数据采样精度。空气校准频率为3个月/次。如果CT机使用非常频繁,则要提升水膜模型校准频率,这样才能够保证CT机的扫描精度。

3.2 元器件保养

每个元器件都会影响CT机的正常运行,所以要定期进行保养。重点做好元器件固定、滑环清理、轴承润滑工作,在检测中要对限位开关、应急按钮进行调试。CT机日常应用中,扫描架倾斜轴承、角度轴承要定期更换润滑油,保证各个功能按键可以灵活操控。在检测机械内部构件当中,观察部件是否松动、螺丝是否紧固。如果是旋转CT机,要着重检查滑环系统,采用90度酒精清洗、医用纱布擦拭,保证电源、信号正常运行。每隔6个月需要全方位对CT机进行检查。如果内部出现了问题需要联系生产商解决[3]。

3.3 记录故障信息

CT机每次运行故障信息都要全面记录,虽然显示屏上会呈现哪个部位产生了哪些故障或哪个部件出现问题,但多数都是以代码形式出现,如球馆散热风扇损坏代码就是“TU BE FAN ERROR”。针对硬件设备损坏,必须要有专人进行维修,合理联系维修部门和生产商对设备进行维修,不得在故障情况下运行使用,否则会扩大故障范围。CT机在运行过程中小故障较多,记录故障代码、CT机故障规律、故障特点,通过记录数据可以找出以后CT机运维的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维修管理工作。

3.4 零部件更换选择

如果CT机硬件设备损坏,如果是联系厂家返厂更换部件,价格十分昂贵,为了能够控制成本,尽可能采用自主维修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扩宽零部件购买渠道,如IG BT管损坏,返厂维修可能要在4000~6000元,而在市场中购买大约只有1000元,可以极大地降低CT机维修管理成本,提升医院运营效益。

4.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保证CT机运行安全、精准,提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发生率,加强CT机维修管理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贯彻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理念,结合CT机实际运行情况,定期做好运维工作,采用预防性、针对性的维修管理手段,充分发挥CT机维修管理效益。

猜你喜欢
运维精度故障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故障一点通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分析误差提精度
风电运维困局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基于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