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算的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

2019-01-16 11:53付韬全宇
现代医院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招标管理者

付韬,全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市 110004)

1 引言

预算管理是对医院下一年度全院统筹安排资金的管理行为,是根据医院自身的发展规划和任务计划而制定的年度财务计划,也是医院正常运行的保障[1-2]。固定资产作为全预算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医院进行正常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衡量现代化医院的综合实力,规模大小,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随着医疗资产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保障管理的准确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3-4]。

目前许多医院在预算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预算编制不符合实际,缺乏各部门的广泛参与,造成预算金额与实际所需不符,以至于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发展与建设。预算控制不及时,缺乏对全预算流程化监管,以至于预算使用不及时,不合理的现象频繁发生[5-6]。预算缺乏灵活性,缺失预算的追加与调整。预算一旦制定就不可更改,墨守成规,与医院实际的经营活动不符。预算分析与考核不及时,不合理。医院管理者不能实时动态的掌握医院预算使用情况,以至于无法对下一年度做出准确的预判。同时因为缺少考核目标,存在“重花销轻管理”的现象[7-9]。

同时许多医院在资产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与财务管理脱节,造成物不清、账不准的现象。无法实时跟踪,设备的使用、转移、报废,无法实时查询。缺乏对设备的效益评价,设备折旧、维修费、水电费、人工费等运行成本统计,无法与设备关联。重购置,轻管理,缺乏日常运行监控,缺乏预防性维护保养[10-11]。

2 基于预算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实现

2.1 管理功能架构

基于医院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与盛京OA(院内办公APP),作为全预算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撑,根据医院管理的工作特点,借助医院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模块,预算对招标有决定性作用,做到有预算才能招标。招标之后的资产信息进入资产管理模块。实现了对医院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12],见图1。

图1 功能架构

2.2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全预算管理环节的根本,医院所有的发展规划都要依据预算来制定,切实做到无预算无费用发生[13-14]。

首先完成预算数据的采集,可以支持人工录入方式和通过数据接口导入数据两种方式。为方便上级对下级的审核和调整,系统支持预算报表多次上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以对发生条件变化的预算进行调整,系统同时记录调整过程的数据,保障数据的可追溯性,并经过审批后生效。

如图2所示,科室负责人将预算上报给主管院长审批,然后财务部审批,院长及办公会会签,最后反馈给申请人。对于在实际使用中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进行预算调整,预算调整又分为预算内调整与预算外调整。预算范围内的调整由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请,主管院长、财务部依次审批,反馈申请人。预算外的调整由科室负责人申请,主管院长、院长、财务部依次审批,反馈申请人。

图2 预算管理流程

通过对医院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及预测,并依靠预算监控,将预算的执行过程的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分析,进而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和调整预算,以帮助医院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经营医院。

2.3 招标申请

招标申请是资产采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医院预算使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招标申请引用预算,做到每一项的招标都符合医院的预算支出。

首先,由各个科室依据年度预算自主提交计划申请单。经主管院长、招标主管院长依次审批,通过后反馈给招标委员会与申请人。审核通过后进行招标工作,若未通过审核,反馈给申请部门,并注明未通过意见。

为了对固定资产采购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管控:(1)科室申请设备要填写可行性报告,然后招标委员会进行论证。(2)科室在申请采购时,经过严格的审核机制,依据审批权限逐级审批,只有经过上一级的领导审批后,才能进行下一流程。(3)在系统中填报设备申请时,与预算管理平台挂钩,如果所报项目超出预算资金额度,系统经判定不予通过。

2.4 资产管理

招标申请经过医院工作流的审批之后进行政府采购,采购来的资产信息进入资产管理模块。数据信息从预算管理经招标申请,一直到资产管理模块,保障了资产信息的延续性与可追溯性,见图3。

图3 医院资产管理

采购来的医院资产经过合同管理与发票管理,将合同信息与发票信息存入系统,做到资产信息的可追溯。经过验收,进行入库管理。对已入库固定资产进行领用管理,科室填写领用申请,经审批后记录科室固定资产领用情况。

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科室变动时,进行固定资产调拨。经过原科室申请,管理科室审批同意,现任科室接受确认,资产调拨完成。同时财务调整资产相关数据。系统自动记录资产的整个流转过程,保证信息的可追溯性[15]。

根据科室使用设备的老化情况,由科室申请报废,经职能科室审核批准,结束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者对在库固定资产进行报废管理,记录报废数据。

固定资产的维护有维修与折旧两部分,维修主要的工作是将每台设备的维修费用在系统里记录下来,同时还需记录维修报告,这样管理者可以对每台设备的维修次数、维修费用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就对每台设备的使用进行了全程跟踪,从中可分析出哪些设备质量好,哪些设备质量差,为下一年度的设备采购提供了参考经验。成本折旧则是医院按照一定的算法对医院资产每年定期折旧,医院的管理者可以实时的查询医院资产的原值与净值,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有效的依据。

3 管理创新

3.1 实现无预算无费用发生

医院预算管理是医院内部的财务控制,在系统中将其放在业务行为的关键环节,实现了对资产模块的的控制,由过去事后被动控制提前到事前主动控制,实现了管理重心的前移,真正实现了全预算管理对医院经营行为的牵制作用。招标采购与预算对接,资产管理的所有关键环节都受到了预算的控制,真正做到了无预算无费用发生。

3.2 基于工作流的审批管理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动态实时跟踪预算使用,经过相关管理审批,及时合理的进行预算的追加与调整,满足医院临床的发展需要。

3.3 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固定资产从计划申请、招标、合同、验收、入库、使用、维修、转移、报废等设备全生命周期动态跟踪管理,从而使医院管理者可以时刻掌握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合理的调配资源,进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产预算、前期、运维和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物流,财流和信息流的闭环式管理体系架构。这样的架构促使各职能科室之间共享资产信息,各司其职补充完善数据,使得固定资产从申请到入库,从使用到报废各个环节的情况清晰明了,同时与财务的记账管理对接,做到物账统一。

3.4 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系统对预算与资产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所有的审批流与操作,后台均留有痕迹,做到数据准确,数据可追溯,以此来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4 结语

医院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依托于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基于医院互联互通信息平台的实现,形成了从预算到招标计划、采购、入库到出库、使用、报废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医院的管理环节串成一条线,实现了业务流与数据流的融合。临床科室基于办公OA的角色权限管理,自我管理本科室的资产,实时的了解本科室的资产信息。医院管理者通过对其大数据的分析解剖,全面掌握医院各类资产的收益与损耗,为医院发展提供决策信息,进而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升了医院在信息化时代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招标管理者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