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2019-01-16 06:44樊兆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药膜出血指数菌斑指数

樊兆梅

(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

牙周炎是指牙周支持组织出现的慢性炎症。此病多是由牙龈炎迁延不愈所致。此病患者可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牙齿钝痛、牙齿咬合无力及牙周溢脓等症状。此病患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其炎症反应持续加重,部分患者的牙齿甚至无法保留[1]。在本文中,笔者对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54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此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54例牙周炎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牙周炎的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出血、口臭、牙齿钝痛、牙齿咬合无力及牙周溢脓等症状。其中,排除在参与本研究前的1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的患者,排除对甲硝唑与碘甘油过敏的患者。将其中使用碘甘油进行治疗的27例患者设为A组,将其中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的27例患者设为B组。在A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4例;其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5.26±3.59)岁;其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46±0.85)年。在B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15例;其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6.15±3.48)岁;其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24±0.7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用碘甘油对A组患者进行治疗。碘甘油(生产企业: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302)的用法是:将探针探入患者的牙周袋内,将适量的碘甘油置于其牙周袋内,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共治疗2周。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甲硝唑缓释药膜的制备方法是:将1 g的甲硝唑缓释片(生产企业:海南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溶于适量的热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解,作为Ⅰ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分别用甘油湿润,然后将其溶于适量的热蒸馏水中,再于其中加入少量的尼泊金乙酯,作为Ⅱ溶液。将Ⅰ溶液与Ⅱ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于其中加入适量的聚乙烯醇、薄荷脑和氮酮,即制成甲硝唑缓释药膜,待药膜自然干燥后即可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的用法是:将1~3片药膜插入至患者的牙周袋内,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共治疗2周[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牙龈出血、口臭、牙齿钝痛、牙齿咬合无力及牙周溢脓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治疗,患者牙龈出血、口臭、牙齿钝痛、牙齿咬合无力及牙周溢脓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经治疗,患者牙龈出血、口臭、牙齿钝痛、牙齿咬合无力及牙周溢脓等症状未减轻。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采用探针探查其牙周袋的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为0,表示患者的牙龈区无菌斑;菌斑指数为1,表示其牙龈区有少量的菌斑;菌斑指数为2,表示其牙龈区有软垢堆积;菌斑指数为3,表示其牙龈区有较多的软垢堆积。牙龈指数为0,表示患者的牙龈健康,无炎症反应;牙龈指数为1,表示其牙龈存在轻度的炎症反应,但未发生水肿;牙龈指数为2,表示其牙龈存在轻度的炎症反应,且已发生水肿;牙龈指数为3,表示其牙龈存在严重的炎症反应,且水肿症状加重。龈沟出血指数为0,表示对患者进行牙龈探诊时未出血;龈沟出血指数为1,表示对其进行牙龈探诊时轻微出血;龈沟出血指数为2,表示对其进行牙龈探诊时出血,但血液未溢出龈沟;龈沟出血指数为3,表示对其进行牙龈探诊时出血,且血液溢出龈沟。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A组患者与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与96.3%,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

接受治疗后,B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A组患者,其牙周袋深度浅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s )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s )

组别 例数 菌斑指数 牙龈指数 牙周袋深度(mm)龈沟出血指数A 组 27 1.11±0.05 1.76±0.33 3.61±0.65 1.23±0.68 B 组 27 0.75±0.12 1.03±0.07 2.38±0.62 0.69±0.51 t值 2.618 3.248 2.934 2.84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此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及易反复发作等特点[4]。目前,临床上对此病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碘甘油是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的常用药。此药可抑制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病原菌的繁殖,从而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但长期应用此药治疗牙周炎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可影响患者的疗效。甲硝唑缓释药膜是用甲硝唑制成的一种药剂。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由厌氧菌感染所引起的腹腔感染、女性生殖系统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口腔感染等。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对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使药效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牙周组织,且能在局部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可起到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牙龈出血、口臭、牙齿钝痛等症状,减少其牙菌斑。

猜你喜欢
药膜出血指数菌斑指数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丝素蛋白/姜黄素药膜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生物可吸收性复方奥硝唑缓释药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胶原/纤维蛋白胶复合药膜的性质及其体外抑瘤效应初步研究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