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他们的不接受

2019-01-17 06:00叶倾城
中学生天地(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枷锁原谅爸妈

叶倾城

收到你信的时候,我刚从女儿的学校回来。忽然一夜北風紧,老母清晨送寒衣,无非如是。

然而,她看到我送去的衣服,毫不领情:“你拿回去,没这么冷。”你知道,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妈妈心上的温度,与孩子身上的温度,只怕能差二十度。宿管老师劝说着:“后天就要降温了。放着,用得着。”女儿不以为意地说:“你放在这儿我也不穿,我最讨厌粉红色。”我忍不住与她理论:“这都是去年你自己挑的。”她斩钉截铁地表示:“那时我不懂事。”这对话场面你不陌生吧?

好在,我陪她去教学楼的时候,她还能快乐地把我介绍给同学们——总有一天,她也会觉得这种行为是“那时我不懂事”;总有一天,她会恨不得我不要出现在她同学面前;总有一天,她也会觉得“我和她之间甚至就像横亘了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我的女儿会如何向人评价我?说我老土,说我保守,说我思想上戴着枷锁?都可以。但这枷锁正如皱纹,是时间给予的,有人轻如薄云,有人重如泰山,但都不是轻易能解除的。爱我,就必须接受我已经延续几十年的审美、观念、人生观与人生态度。

你们是正在觉醒的一代人,会反感中国家长的一个普遍说法——“看人家的孩子”。你们拒绝被比较:她是莲花我是玫瑰,她有她的清雅我有我的热烈;他是骏马我是懒龙,他有他的奔腾我有我的益寿延年。那么,为什么你们要说“看人家的爸爸/妈妈”?你们自己想摆脱的事物,却要拖其他人下水?这不合适吧。

当观念冲突时,妈妈们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但那些唠叨,往往是一种痴心妄想。孩子们想到什么便毫不客气地怼过去,这是顶嘴,但也是价值观的碰撞。这是好事,证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许有平等的对话,但——到此为止。

正如他们说服不了你一样,你也未必说服得了他们。这不见得是他们冥顽不化,也许只是你的道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正确。或者是,你能把人驳得哑口无言,就是不能让人心服口服。你要为此苦恼吗?古往今来,除了那些开天辟地的人物,谁能真正改变谁,说服谁,赢得谁?所以,就这样吧。

请相信时间的力量,你在成长,爸妈也在成长。也许五年、十年后,当你与爸妈谈起真正贴近人心的话题,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远比你想象中开放。更甚至,你会惭愧地发现,曾经你以为的离经叛道,都是他们玩剩了的。

这五年、十年怎么办?自家人拌拌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吧。相信我,爸爸妈妈们早已接受了这样的你,虽然还在徒劳地想改变你。那么,也许你也可以试试接受跟不上时尚潮流的爸爸妈妈,接受他们的不接受,理解他们的不理解,原谅他们的不原谅。

猜你喜欢
枷锁原谅爸妈
爸妈的约法三章
原谅他人
因为爸妈只有你
真正的原谅
人不可“只会原谅自己”——不会自省就是“自残”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我爱爸妈
命运的枷锁
原谅别人也很快乐
枷锁 ——阿伦德(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