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2019-01-17 02:05陈承红
中外医疗 2019年33期
关键词:血流感染早期c反应蛋白

陈承红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便利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98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均采用血培养进行检查,且检測PCT、CRP水平,观察PCT、CRP诊断价值。结果 血培养阳性患者108例,阴性190例;阳性组血清PCT(12.25±1.36)pg/mL、CRP(84.26±2.81)mg/mL均高于阴性组(1.26±0.25)pg/mL、(39.12±1.69)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13、19.581,P<0.05);PCT+CRP敏感度97.22%、特异度90.53%、阳性预测值85.37%、阴性预测值98.29%。结论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用方便,可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流感染;早期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1(c)-01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ocalcitonin (PCT) combined with C-reactive protein (CRP)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a total of 29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blood culture, and the PCT and CRP levels were examined 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CT and CRP. Results 108 patients with positive blood culture and 190 patients were negative. Serum PCT (12.25±1.36) pg/mL and CRP (84.26±2.81) mg/mL were higher in the positive group than in the negative group (1.26±0.25) pg/mL, (39.12±1.69) mg/m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6.513, 19.581, P<0.05); PCT+CRP sensitivity was 97.22%, specificity was 90.53%,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85.37%,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8.29%.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calcitonin combined with C-reactive protein detection in the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s of high value, convenient to use, and can be used clinically.

[Key words] Procalcitonin; C-reactive protein; Bloodstream infection; Early

血流感染(BSI)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到血循环内,且大量繁殖、释放毒素以及代谢产物而导致的全身感染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1]。血培养对血流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此方法较为复杂且缓慢,通常经过5~7 d培养才可以得到结果,对于血流感染早期诊治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诊治周期延长,明显提高医疗费用,所以寻求更为简单快捷的诊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该文便利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98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298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52例,女性患者146例;年龄20~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6±2.63)岁。患者个体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确诊为恶性肿瘤史;合并急慢性传染病;近期采取过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血液病患者及多种细菌血培养呈现阳性的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患者均采取血培养检查,通过自动化血培养仪进行培养,患者实施抗菌药物治疗前,发热高于38.5℃时,在其左、右上臂皮肤穿刺点采集2次血液予以双套血培养,1套血培养有1 瓶厌氧培养、1 瓶需氧培养,采血量在16~20 mL/次,将其分别放置到2个血培养瓶内。

2套血培养在抽取时相间隔时间尽可能低于5 min。血培养阳性株通过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予以鉴定。CRP通过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实施乳胶比浊法进行测定。PCT通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培养阳性组、阴性组患者CRP、PCT值以及CRP、PC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培养结果

298例血培养标本中,阳性108例(36.24%),阴性190例(63.76%)。

2.2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

阳性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血清指标检测价值

PCT+CRP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PCT检测,PCT+CRP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以分为败血症和菌血症。败血症是指由于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侵入人体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素和代谢物致使患者全身性感染,引起机体功能受损,严重者还会发生脏器功能衰竭。菌血症是血液内存在微生物,通常是细菌从局部病灶到达血压内,通常出现于炎症产生的早期,此时肝脾、骨髓巨噬细胞会形成防线,对细菌进行有效清除。外界细菌通过体表入口或感染入口到达血液系统,会于人体血液中进行繁殖,且会因血流而出现全身播散的情况,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血流感染患者往往会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有可能造成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血流感染在进行诊断时,血培养是其“金标准”,在临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此种方法进行诊断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而且若是一些患者已经采取抗感染治疗,会对病原菌阳性检出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便检测到阳性,患者也有可能发生了严重感染,导致患者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在一定程度上,G-菌血流感染对比G+菌血流感染,其发生的病理变化更加严重,特别是因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发生的细菌性血流感染,若血培养检测到阳性结果的时间比较早,那么对比得到结果较晚的患者,其病死率明显降低。所以对血流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利于疾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对于患者疾病发展具有明显控制作用[3-4]。

经研究可知,阳性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敏感度97.22%、特异度90.53%、阳性预测值85.37%、阴性预测值98.29%。汤瑾等[6]研究结果显示,PCT+CRP敏感性为67.6%、特异性为88.6%、阳性预测值为82.1%、阴性预测值为78.0%,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该文结果基本一致,但联合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較低,考虑可能与样本选取不典型及样本选取量存在差异相关。

CRP是感染患者血清中形成的急性反应期蛋白,对于评估感染程度具有重要作用。PCT是降钙素(PC)的前体物质,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可产生PCT,当出现细菌感染时,因内毒素诱导会使得实质组织细胞产生较多PCT,而且进入到血液内,如感染严重,往往导致血清PCT浓度在24 h内达到正常值的1 000倍[6],因此可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可以评估病情进展。由研究结果可知,PCT+CRP联合使用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298例血培养标本中,阳性108例,阴性190例,且阳性组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12.25±1.36)pg/mL、(84.26±2.81)mg/mL,均高于阴性组(1.26±0.25)pg/mL、(39.12±1.69)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健康人群相比,血流感染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较高,提示PCT、CRP在血流感染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朱爱英等[7]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其研究中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4.32±1.32)pg/mL、(116.58±5.91)mg/mL,均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患者(0.12±0.15)pg/mL、(57.52±6.05)mg/mL,认为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处于异常升高状态。在健康者机体内,血清PCT含量非常低,通常会低于0.05 μg/L。PCT在分泌时不会因体内激素、肾功能而受到的影响。通常PCT会在甲状腺、肺部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且发生裂解而产生降钙素;若患者出现血流感染,促炎细胞因子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出现PCT的表达。也有研究认为,血清PCT阳性率与微生物培养阳性率相比较显著上升,而且伴随PCT含量上升,其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会随之而提高[8]。当患者出现病毒感染、过敏反应时,通常不会造成PCT水平的提高,当患者出现局部感染时,其PCT会有轻度提高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全身严重细菌感染时,往往导致PCT含量显著提高[9]。而且细菌感染导致的 PCT水平提高通常是源自各器官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采取血清PCT、CRP等炎症因子对患者进行体外检测时,操作较为简便,在采取血培养方法进行检测时,需要较长时间,导致结果获取比较滞后,而且容易出现污染。虽然PCT、CRP等炎症因子能够对患者是否出现血流感染进行有效诊断,但是通常无法确定病原菌类型,因此难以通常此结果来确定选取合作抗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所以血培养、药敏试验是无法被PCT、CRP等炎症因子检测所替代的。所以在对血流感染患者进行检测时,通常会采取与血培养动态检测进行有效结合,由此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能够缩短检测试剂,使得患者更早地得到治理。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潘亚萍,沈继录,徐元宏,等.不同感染性指标在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5):571-577.

[2]  徐远久,鲁小龙,温晓峥,等.降钙素原和超敏C一反应蛋白在早期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7,46(34):4836-4838.

[3]  丁爽,蒋清清,马萍,等.血清PCT、CRP、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8):3075-3077.

[4]  陈炜,牛素平,臧学峰,等.早期联合测定炎症因子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4):369-373.

[5]  汤瑾,许静,王坚镪,等.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3,28(8):662-665.

[6]  谭文涛.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 144-146.

[7]  朱爱英, 许珺, 闫伟.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50):168-168.

[8]  王春,颜彪.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0(11):50-51.

[9]  于宏伟,程阔,马伟立,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鉴别血流感染菌属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 34(2):243-246.

(收稿日期:2019-08-27)

猜你喜欢
血流感染早期c反应蛋白
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儿童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改良换药法用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