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

  • 院内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研究进展
    医院感染;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969.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3)08-0079-04院内血流感染是一种医院获得性感染类型,近年来,隨着医院内创伤性诊疗操作的广泛开展,广谱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导致院内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2]。由于该类感染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故积极探讨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尤为重要。临床研究表明,院内血流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8期2023-05-12

  • 2018~2020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 血培养;血流感染;耐药性;抗菌药物;病原菌[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6-0120-04Analysi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causing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16期2022-07-15

  • 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医院住院患者血流感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情况,并对耐药性予以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9日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共102例,采用DL-96II细菌测定系统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敏鉴定,通过WHONET5.6医学软件统计,并予以数据分析。结果102例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72株,肺炎克雷伯菌30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35株(48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1期2022-07-11

  • 综合护理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观察
    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筛选的60例在我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并设置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护理干预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将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护理中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不但能够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及其家属对该项护理服务表示认可和满意。关键词

    智慧医学 2022年6期2022-07-07

  • PCT、SAA、CRP、NLR、PLR、RDW、PDW在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W、PDW在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2021年7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检查的七种常用实验室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进行回顾分析,系统评估不同炎症指标对血流感染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PCT、SAA、CRP、NLR、PLR、RDW、PDW水平中,除RDW

    健康之家 2022年8期2022-05-30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穿刺次数>2次、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30 d、有合并症、血清白蛋白<35 g/L、尿素氮≥21.4 mmol/L、血肌酐≥451 μmol/L、白细胞计数≥10×109/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4期2022-03-27

  • 降钙素原在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血流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 血液病;血流感染;降钙素原;感染性休克[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6-0134-03Clinical value of procalcitonin in agranulocytosis complicated with bacter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6期2021-09-30

  • 血流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血流感染临床诊断中实行血培养、降钙素原定量检测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就医于我院的血流感染患者80例,均实行血培养、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比血培养阴性结果者,阳性结果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提升,P<0.05;相比感染革兰阳性杆菌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提升,P<0.05;降钙素原呈现较高的阴性预测力。结论:血流感染临床诊断中实行血培养、降钙素原定量检测联合诊断效果更佳,建议推广。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降钙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3期2021-09-10

  • 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质谱鉴定、耐药监测及临床特征
    [關键词] 血流感染;血培养;细菌质谱鉴定;细菌分布;耐药性分析[中图分类号] R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21-0114-06Mass spectrum identification, 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pathogensXIA Jinxing1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21期2021-09-10

  • 减少血液净化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干预方式探析
    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感染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所收治的100位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分组过程当中,应用平行且随机的模式,将其分为常规单一组以及预防性干预组两组患者在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对其自身所具有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所具有的依从性的诸多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血管相关的血流感染所开有的发生几率进行综合性探究。结果:预防性干预组就其自身所具有的满意程度以及各方面角度的数据而言

    医学前沿 2021年6期2021-09-10

  • 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效果分析
    理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7,集束化护理),对比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观察组2.70%低于对照组的21.62%(P关键词:血液透析;集束化护理;血流感染;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239-01在肾脏疾病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为首选治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2021-08-23

  • 2017-2019年清远市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9年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1 855例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检测资料。将1 855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药敏实验,分析检测结果,观察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共分离出1 855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211株(65.3%);革兰阳性球菌620株(33.4%);真菌24株(1.3%)。占比最高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6%)、肺炎克雷伯杆菌(12.1%)及金黄色葡萄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0期2021-06-02

  • 1例腹腔手术后血流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腹腔手术后因血流感染导致脓毒性休克入住ICU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反复,经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最终病情稳定好转,成功转回普通病房。进而探讨腹腔术后发生血流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方案制定,以期提高临床药师对血流感染的认识,并开展有效的药学服务。关键词:血流感染;腹腔术后;用药分析血流感染通常指菌血症及败血症。败血症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人血流所引起的血液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骤发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肝脾肿大和精神神志改变等

    健康之家 2021年17期2021-05-30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出现血流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试验,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培养出1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71.53%),占比最高,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2株(23.36%),真菌7株(5.11%)。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92.73%)最高,其次为氨苄西林(90.91%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4期2021-05-06

  • 血清降钙素原在人体感染特征及病原菌种类中的应用价值
    ,感染部位中血流感染组18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23例,肺部感染组289例,腹腔感染组60例,泌尿系感染组106例;骨关节感染1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7例;其他感染14例。病原菌类型中肺炎克雷伯菌127例,大肠埃希菌121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例,鲍曼不动杆菌6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1例,铜绿假单胞菌54例,屎肠球菌43例,阴沟肠杆菌26例,其他G-菌108例,其他G+菌37例。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结果:不同感染部位患者PCT水平不同,以血流感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4期2021-05-06

  • PCT、RDW及内毒素联合检测在儿童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合检测在儿童血流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9月-2020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儿童血流感染患儿150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流感染组(阳性,n=70)与非血流感染组(阴性,n=80,对照组);血流感染组根据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n=32)和革兰阴性菌组(n=38)。比较各组PCT、RDW及内毒素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PCT、RDW、内毒素及联合检测在儿童血流感染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流感染组PCT、RDW及内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8期2021-03-27

  • 老年患者肠道定植和血流感染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者肠道定植和血流感染杆菌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肠道杆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患者住院后常规查血常规,并进行血培养,取粪便標本,并培养,患者血培养出肠杆菌,则为血源性感染(血源组),若大便中培养出肠杆菌,则为肠道种植(肠道组)。分析两组杆菌种类和耐药情况。结果:血源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比例分别为22%、51%、15%、12%,肠道组大肠埃希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2021-01-01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
    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56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0例,发生率率为0.00%,对照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率为7.14%,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P=0.017);观

    中外医疗 2020年31期2020-12-31

  • 层级护理对肺癌PICC置管血流感染的影响
    PICC置管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124例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应用层级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平均置管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6.3±42.5)d、1.6%,对照组分别为(82.1±34.4)d、14.5%,实验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5.543,P[关键词] 层级护理;肺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血流感染;总满意率[中图分类号] R473

    中外医疗 2020年18期2020-12-15

  • 2例误诊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原因分析
    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原因。方法 CRBSI的临床表现与一些药物过敏反应、癌热等相似,注意CRBSI与多西他赛药物过敏及癌热的鉴别诊断,总结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不必要的拔管。结果 行血液及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可以培养出相同的致病菌是诊断CRBSI的金标准。结论 通过临床表现诊断CRBSI特异性低,易造成误诊,临床表现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血液及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是确诊CRBSI的金标准。【关键词】误诊;PICC导管;血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32期2020-12-09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管维护质量的影响
    穿刺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管维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7例PICC置管乳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1月的507例PICC置管乳腺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导管维护质量状况。结果:结果指出,研究组患者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和对照组对比更低,且各项导管维护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关键词】综合护理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10-26

  •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
    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分析危险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样本为我院48例静脉置管后并发导管统计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收集时间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分析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布状况,并在其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仅供临床医学人数参考。结果:最终检验结果显示,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留置时间、置管部位、是否使用多腔导管、静脉营养等有关,且组间差异显示的P值均在0.05临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2020-10-19

  • 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观察
    后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对疾病知识掌握率及舒适占比、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流感染;导管;预防【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7期2020-09-23

  • 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降低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研究
    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降低中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0例入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常规干预)与研究组(集束干预),通过比较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确定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0%)(P【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血流感染;ICU导管【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13-01随着中心靜脉导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ICU导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8-31

  • 新生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入住NICU并且实施PICC置管的新生儿44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是否出现堵管穿刺时间、穿刺次数以及置管操作地点存在明显差别,p【关键词】新生儿;PICC;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够为新生儿创建良好的静脉通路。其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2020-08-31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分组对照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名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研究两组,比较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诊疗价值。结果:常规组患者的PCT、CRP的水平分别为(0.11±0.16)、(56.94±6.13)均低于研究组,采用PCT+CRP检测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阴性预测、约登指数水平也均较高,P【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2020-08-17

  • ICU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千佛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三院ICU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125例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9例)与死亡组(46例)。分析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侵袭性操作、病情严重程度、细菌耐药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

    医学信息 2020年13期2020-07-27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鉴别血流感染菌属中的应用价值
    应蛋白在鉴别血流感染菌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方便选取确诊血流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菌属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A(革兰阳性菌)与观察组B(革兰阴性菌),同时选取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PC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 观察组PCT(5.7±0.6)ng/mL高于對照组PCT(0.3±0.1)ng/mL,观察组CRP(60.5±2.3)mg/L高于对照组CRP(30.0±4.2)mg/L,两组数据对

    中外医疗 2020年13期2020-07-15

  • 2014-2019年郑州某儿童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州某儿童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9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128 318份,统计分析其阳性率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阳性标本的病原菌菌种、送检科室和病原菌对临床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28 318份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中,阳性率为2.14%(2 746/128 318)。2 746份血培养

    中国药房 2020年1期2020-07-09

  •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血液病中图分类号  R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10-054-03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DISEASES Song Shuang,Lv Yanxia,Li Meiyu,et al. Dagang Hospita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7-04

  •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物。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耐药率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blood culture and its resistance to major antibacterial drug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August 2019, 7905 blood culture specimens from o

    医学信息 2020年10期2020-06-19

  • 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鉴别血流感染菌属中的应用价值
    在临床上鉴别血流感染菌属中的应用价值,评价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不同血流感染菌属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血流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血培养且进行了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培养结果,分析血培养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分析血培养阳性的患者中感染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并通过ROC曲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2020-05-14

  •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测定方法,为血流感染患者个体化精准应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 方法 色谱柱Column-XB-C18(5 μm,4.8×250 mm),流动相乙腈-水(26-74)含0.4%乙酸,流速1.0 mL/min,色谱柱温度 30℃,波长254 nm,内标物质为氯霉素。应用该方法测量10例血流感染患者的血药浓度,为个体化精准应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 结果 血清利奈唑胺的浓度在(0.2~25.6)mg/L范围内有较的线性关系(r=0.9996),10例血流感染患者中利奈唑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6期2020-05-06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140例血管透析患者为例,从2017年01月到2019年01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0例)和参照组(7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关键词】 集束化;血流感染;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78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2020-02-24

  • 血流感染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传[摘要] 血流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代谢产物,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感染性疾病,是当前全世界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早期诊断并使用有效的抗感染方案能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长、降低患者死亡率。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是目前临床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其存在病原学检测结果时间长、阳性率低等缺点,不能满足血流感染危重患者快速及精准治疗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涌现出DNA微阵列、质谱分析、数字PCR、二代高通量测序等分子诊断技术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36期2020-02-22

  • 医院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观察
    的:观察医院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血培养检测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标本中分离出的具体病原菌及其分布情况,同时分析对应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共得到1000例血培养标本,分离得到病原菌14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14.4%;14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79株,占比54.57%;革兰阳性球菌62例,占比43.05%;真菌3株,占比2.08%。本次检查得到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比2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7期2019-10-21

  • 骨科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对骨科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1月-2017年2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骨科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论:在骨科血流感染的患者中,最长将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强化强骨科病房感染防控措施,以便于降低骨科患者血流感染病症的发生率。【关键词】骨科;血流感染;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2019-10-15

  • 肇庆市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性,为该地区血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血培养分离的654株病原菌及检测资料,采用生物梅里埃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采用BIOFOSU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654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率排名前三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57株(32.8%)、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24.1%)和腐生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22期2019-10-02

  • 胃低分化腺癌合并莫氏细小杆菌血流感染1例
    细小杆菌; 血流感染; 胃低分化腺癌莫氏细小杆菌为临床罕见致病菌,现报道1例继发于胃低分化腺癌术后莫氏细小杆菌血流感染的病例,经过及时有效的抗感染(莫西沙星)治疗后血流感染症状消失。1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胃部肿物术后8月余,化疗6周期后”于2018年2月26日收入本院。该患者于2017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绞痛,间断发作,当地医院胃镜示糜烂性胃炎,给予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后患者于2017年6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6期2019-09-16

  • 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ICU的252例患者,其中男性140例,女性112例,年龄在16-88岁之间,锁骨下静脉162例,颈内静脉90例,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38天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对住院患者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CRBSI的发生,有效地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及病死率,确保患者和医疗安全。结论:开展ICU住院患者目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期2019-09-10

  • 自贡3家三级综合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了解自贡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血流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自贡地区3家三级综合医院血培养阳性菌株及药敏结果,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为质控菌,采用WHONET 5.6 及SPSS 19.0软件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87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12株(24.1%)

    中国药房 2019年7期2019-09-10

  •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老年COPD医院血流感染诊断及预后影响
    OPD)医院血流感染病人诊断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COPD病人118例,根据有无合并医院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及非感染组68例,并根据病人治疗1周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4例和存活组84例,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降钙素原(PCT)水平;评价COPD病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并分析其与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5期2019-09-10

  • 2016-2018年包头市某“三甲”医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附属医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6 052份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率进行统计,采用WHONET 5.6软件对送检科室、病原菌菌种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对其中447例住院血流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住院天数和预后(治愈、未治愈、死亡)等临床资料,按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和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HABSI)进行分组,采用χ2检

    中国药房 2019年21期2019-09-10

  • ICU与非ICU患者不动杆菌属血流感染耐药性及预后分析
    间不动杆菌属血流感染的构成分布、耐药性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找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更好的治疗血流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3年08月至2018年08月期间,南京鼓楼医院ICU与非ICU患者不动杆菌属血流感染的资料,从住院起观察患者90天的预后并记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ICU病房共收集不动杆菌116株,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5.2%);非ICU病房共收集不动杆菌59株,耐药率最低的依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0期2019-09-09

  • 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11月的血流感染患者标本中486株革兰阴性杆菌作为研究对象,且评估革兰阴性杆菌类型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排名第一,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布鲁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结论:在临床上对于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应尽早留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于实施个体化治疗。【關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性【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2019-07-22

  • 不同固定方式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中的应用
    脱落发生率、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导管脱落发生率为7%,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导管脱落发生率30%,血流感染发生率为27%,两组患者导管脱落、血流感染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固定方式; 中心静脉导; 导管脱落; 血流感染; 导管留置时间; 护理doi:10.14033/j.cnki.cfmr.2019.08.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8-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8期2019-07-11

  • 高压氧科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高压氧科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变迁情况。 方法 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高压氧科发生血流感染患者266例(男175例,女91例),其送检的血液样本应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282株病原菌应用美国布鲁克Microflex LT质谱仪和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5年间我院高压氧科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1期2019-05-28

  • 临床药师对1例伤寒沙门菌血流感染伴疑似导管相关感染的药学监护
    例伤寒沙门菌血流感染合并疑似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细菌耐药的特点、抗感染药物作用特点等,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该病例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监护。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关键词] 临床药师;血流感染;伤寒沙门菌;药学监护[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期2019-03-18

  • 血清PCT及CRP的联合检测在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胞缺乏伴发热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6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血液科就诊的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401例,其中血流感染阳性组106例,非血流感染阴性组295例,血流感染组均已接受血培养并鉴定菌属。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血流感染阳性组患者与非血流感染阴性组患者PCT、CRP水平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PCT与CRP对血液科血流感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结果 血流感染阳性组患者106例,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占比83.02%(8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35期2019-02-21

  • 恶性肿瘤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
    恶性肿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2017年本院恶性肿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221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肿瘤类型、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转归情况。结果:本组男151例、女70例,死亡36例(16.3%),60岁以上老年人、低蛋白血症、貧血、TNM中晚期(Ⅲ、Ⅳ期)者较多。221例患者中最常见消化道肿瘤,占65.2%。共培养出病原菌237株,革兰阴性菌149株(62.9%)、革兰阳性菌73株(30.8%)、真菌15株(6.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27期2019-01-20

  • 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研究
    英【关键词】血流感染;新生儿;耐药性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对于心脏、关节等多器官均造成损害,严重可导致休克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抵抗力较差,发生血流感染时容易合并其他并发症。而及时了解新生儿血流感染情况并采取对应性治疗是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主要手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来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流感染70例患儿,日龄1~118天,平均(72.6±4.6)天,足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2019-01-19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RP)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便利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98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均采用血培养进行检查,且检測PCT、CRP水平,观察PCT、CRP诊断价值。结果 血培养阳性患者108例,阴性190例;阳性组血清PCT(12.25±1.36)pg/mL、CRP(84.26±2.81)mg/mL均高于阴性组(1.26±0.25)pg/mL、(39.12±1.69)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中外医疗 2019年33期2019-01-17

  • 南京市江宁医院2015年~2017年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生。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血培养;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20.032文章编号:1006-1959(2018)20-0108-03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s detected positively in blood culture,an

    医学信息 2018年20期2018-12-28

  • ICU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择ICU病房患者88例,置入导管总数256个,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8例患者中,发生血流感染21例,发生率23.86%。革兰阳性球菌阳性株数12株(57.14%);真菌阳性株数2株(9.52%);革兰阴性杆菌阳性株数7株(33.33%)。置管个数>1、杭生素应用个数≥3是引发ICU病房血流感染危险因素产生的直接原因。结论:应严格按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要求,每天做好严格评佑,减少置管留置时间,确保置管能早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6期2018-12-13

  • 不明原因发热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血流感染的患者在医学临床上所反映出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此为医学临床来诊断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相关创新性思路。方法:选择在本院2011年到2014年收容诊治的患有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其中,血培养显示为阳性,并对污染的可能性进行排除。通过联合医学临床上的相关检查和诊治,得出血培养对于疾病诊治具有反应和效果的患者存在二百五十名。结果:在对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和非細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程和性别进行比较时,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而非细菌性心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09-29

  • ICU颅脑损伤患者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
    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并探索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与治疗这类感染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2年—2016年诊治的52例ICU病房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颅脑损伤患者,首先对其临床资料、菌株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其危险因素调查。结果:ICU颅脑损伤患者CRBSI发生率为13.6%,以革兰阴性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占56.9%,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32.6%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09-29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
    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各55例;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参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集束化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护理后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接受集束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留置时间(23.7±10.8)明显短于参考组;CRBSI发生率3.6%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4期2018-09-12

  • 海分枝杆菌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流感染一例
    分枝杆菌引起血流感染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其因面色苍白乏力20余年、意识模糊1 d入院。患者于20年前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前半年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入院后通过全自动血培养仪对其静脉血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分离阳性培养物,经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后,再进一步使用质谱分析技术进行鉴定,最后明确为海分枝杆菌感染。积极给予患者抗感染、调节免疫以及其它對症治疗后仍无效,其因呼吸、心力衰竭而死亡。海分枝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抗酸染色阳性,常规方法无法鉴

    新医学 2018年3期2018-09-10

  • 循证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
    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阻塞发生率、局部渗液渗血发生率、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导管阻塞发生率、局部渗液渗血发生率、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3期2018-08-11

  • 降钙素原对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发热患者,根据其血流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无血流感染,n=28)与观察组(有血流感染,n=72)。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PCT、CRP的检测结果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发热后12、24、36 h,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降钙素原; ICU发热患者; 血流感染; 诊断; 预测价值Clinical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6期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