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资政作用新论

2019-01-18 22:19
探索 2019年5期
关键词:资政智库选题

王 慧

(重庆行政学院,重庆40004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期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涉及学术期刊宏观发展趋势的学术期刊体制改革问题;学术期刊质量研究,包括同行评审机制与学术不端问题研究;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研究;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和趋势研究;海外学术期刊及国内学术期刊国际化问题研究[1]。通过对近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对于学术期刊的研究数量较多,但针对研究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的文章较为稀少。对学术期刊资政作用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拓宽资政报告的来源,丰富资政报告的内容;同时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学术期刊与资政报告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1 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研究的回顾及其意义

总的看来,目前在我国对于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研究的成果非常稀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围绕资政报告的撰写与期刊的发展进行论述的。

1.1 关于资政报告方面的研究

一些学者谈到了调查研究对于撰写资政报告的重要性。由于资政报告独特的体例,需要结合实际调查,所以进行资政报告研究必须关注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有些学术文章的撰写可以凭借掌握的理论,汇总分析相关资料,在书斋里完成,但是资政成果必须是对现实问题的及时、准确回应,围绕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得出对现实问题的科学结论,同时以问题为导向,能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并把重视调查研究作为优良传统加以传承。掌握和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关键有用的方法,是解决一些地区、一些领导干部视野不宽、能力不够、担当不足的重要方法,也是形成一篇高质量资政报告的必经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资政的过程就是调研的过程,调研成果来自于实践、基层,集中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汇聚了调研者的心血,是极具含金量的决策参考,是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石。

有学者谈到了资政报告的类型。姚景灿、吕梅认为,资政报告有综述式、案例式、统计分析式和专题式。党路源提出了撰写资政报告的原则,他认为,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资政报告需要把握真实性原则、问题意识原则、全面性原则、关心群众原则。有学者认为,“咨询报告用语的基本原则是,力求使用简单明白的语言,尽可能避免专业和学术术语。如果非要使用术语,必须给予简单明白的说明”[2]。一些学者谈到了选题对于撰写高质量资政报告的重要性。有学者指出,进行资政研究就要选那种“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的课题。所谓“上连天线”,就是关注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问题,围绕中央、市委市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来找合适选题,同时还要关注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所谓“下接地气”,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基层具有特色的东西,就是决策咨询的“大众化”,这也是资政报告和期刊文章不同的地方。期刊文章需要用简明、标准的学术语言对文章进行“学术化”阐述,涉及专业的学术语言和学术概念、理论。资政报告是为党政领导提供决策咨询的,这就要求资政报告必须具备独特的特点和文体,即相对于期刊学术文章,资助报告用语必须简洁、凝练、一语中的。用平实的语言把文体交代清楚,语言干脆、切中关键问题。有的学者强调,撰写高质量的资政报告要善于发现问题,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善于从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问题。即在认真研究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报告基础上,发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中的重点问题”[3]。二是从政策落实情况的实地调研中寻找问题。三是“通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提出问题。即为了保证研究目标的精准性,要积极通过相关部门与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沟通,让负责人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拟定题目,这样通过‘命题作文’既可以迅速把握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又可以提升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1.2 关于学术期刊与资政报告的衔接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关注和研究比较宽泛,涉及学术期刊机构改革与体制机制建设问题;学术期刊质量发展前景问题,如何有效避免学术不端问题;学术期刊“同质化”现象研究等。在学术期刊资政作用方面,有的学者也指出了当前两者在衔接方面存在的不足,表现为:“不能很好地为党和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提供决策支持,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部分学者甚至直接翻译国外的文献,变成研究中国的问题,并堂而皇之地给出对策建议”[4]。杨柳春认为,相对于智库期刊的公开传播模式,国内智库当前更重视“内参”等烟囱式的直报通道;叶红波认为,我国部分期刊编辑部办刊理念陈旧,开放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刊规律性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学术期刊为资政服务的重要意义,导致学术期刊资政功能的缺失。

关于如何实现期刊与资政报告对接方面,目前专门的研究成果很少,但有一些学者谈到了期刊的智库建设。徐雅雯、胡浩志认为,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术期刊不仅要发挥学术传播、交流、评价和引领的作用,更要实现服务于智库发展的功能。为此,需要通过开设智库专栏、提高选题系统性、承接国家研究项目、加强期刊与期刊以及期刊与智库间的交流合作等方法,逐步提高期刊的智库功能。有学者认为,“学术期刊在发挥智库功能上应重视特色办刊。每一本期刊都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突出自身特色,承载起特定领域的智库功能”[5]。江波指出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行政策评论与热点分析,引领社会舆论;二是提出问题并引发讨论,对热点、难点问题讨论;三是开设智库专栏,为国家与社会治理建言献策。金华尤其强调了期刊专题化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化研究的办刊思路可以使期刊实现办刊的差别化和特色化,使期刊紧跟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注重对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

1.3 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研究的意义

研究学术期刊资政作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期刊是挖掘资政人才的良好平台,在办刊过程中,除了培养了“学者型编辑”,还有利于编辑在浩瀚的期刊文章中找到合适的资政选题,进一步提升编辑的“才干”,有利于提升编辑人员的科研资政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学术期刊的服务内容,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具体来说:第一,“学术期刊不只是交流与传播学术成果的载体,更是人才发现与培养的园地。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作者群、审稿专家群、编委会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人才库”[5]。研究学术期刊资政作用,有利于拓宽资政报告的来源,丰富资政报告的内容,为党和政府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出谋划策。第二,学术期刊不仅肩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文化的职责,同时也应注重追踪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应该看到,当前不少期刊在“建言献策”方面的功能还有待提升,学术期刊资政作用挖掘的还不够。因此,研究学术期刊资政作用这一课题有利于拓展期刊资政功能,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第三,对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的探索和研究,可以提升编辑人员的科研资政能力。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既要做学术研究,也要做资政研究,学以致用。整个编辑界,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更应该关注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进程,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学术研究与资政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2.1 学术研究与资政研究的区别

2.1.1 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学术研究主要从研究者个人专业、兴趣出发,资政研究属于政策性研究,是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的委托研究,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的过程和目的也有所差异。学术研究是长期的,是基于研究者长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进行的探索研究,而资政研究是短期的,是政策决策和执行者基于现阶段某一个现实问题委托相关单位和个人就问题如何解决进行的“借智”举措。学术研究可以形成系列论文,但咨政报告一般是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门单向研究;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是对学术观点的探讨,从而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而资政研究的出发点是对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2.1.2 评判标准不一样

学术研究的评判主体是同行的专家学者,资政成果的评判标准是政策的决策者,是具体的社会效益。学术研究可以采取比较中立的立场,如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某一问题进行阐释,但资政研究有着明确的目的,即能否在短期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在短期内得不到体现,但资政成果的价值可以在短期内对社会带来一定好的社会效益。

2.1.3 成果转化渠道不一样

学术研究成果在一般情况下都允许公开发表,有的还可以形成系列论文。因为学术研究是理论观点、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争鸣,所以不需要保密。但是大部分资政报告可能会涉及一些敏感性话题,不宜公开,仅仅作为内部交流使用。

2.2 学术研究与资政研究的联系

如果说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是“解释世界”的研究,那么资政研究就是“改造世界”的研究。“解释世界”的途径即被高水平期刊发表,被学术界认可;“改造世界”的途径即被相应“内参”采用,且获得批示和推广。

3 学术期刊资政作用可行性分析

分析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的可行性,挖掘学术期刊与资政报告的衔接空间,从而发挥学术期刊的特色优势,通过资源整合,达到学术与资政共同发展的目的。

3.1 学术期刊与资政之间存在内部共生关系

从大的方向来看,学术研究和资政研究都属于科研范畴,在本质上都为繁荣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服务,都属于智库建设范畴,为促进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学术研究侧重于学理研究,资政研究侧重于“解码”社会重大问题,但两者可以实现互动合作、取长补短。应该看到,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学术期刊具有更科学独特的传播、导向及成果转化功能,能为资政研究发挥自身的作用。

3.2 资政研究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指向

随着国家对社会科学的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迎来了发展春天。从顶层设计上看,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在目标方面提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在此提出“党校行政学院”,明确了“党校行政学院”新的功能定位。随后,中共中央还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各类智库协调发展,提高智库建设水平;之后,中央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党校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指出:“党校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由此,在资政研究方面,党校行政学院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不断关注中央层面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学员进行调查研究,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资政报告。

2017年1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 研究报告(2017)》中,全国531 家智库参评,评选出166 家进入“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全国各个咨询机构为中国智库建设的发展作了贡献,资政研究成果涉及多个学科,资政研究实现了跨学科、综合性的发展,其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研究特点也非常鲜明。资政研究的过程也是发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过程,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学术期刊可以参考资政研究的选题、研究重点,确定适合本刊物发展的选题,组织人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学术期刊与资政研究之间的互利共生。

3.3 学术期刊与资政之间具有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和动力

首先,学术期刊和资政研究机构一般同属一个单位,两者很容易实现合作,有利于获得单位的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从而为实现学术期刊与资政报告的衔接创造条件。抓智库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新的增长点,这已经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形成了共识。其次,自国家开始加大智库研究以来,学术期刊和资政机构都获得了国家、地方上的政策支持,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第三,从队伍组织来看,两者都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研究队伍。学术期刊有着固定的读者和作者,资政研究也有固定的送审渠道。其四,从传播渠道来看,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学术期刊和资政报告在不涉密的情况下都可以传播,扩大影响力,在社会效益方面展现优势。

4 实现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的具体策略

实现学术期刊资政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拓展期刊定位,增强期刊智库服务功能;把握热点需求,找准选题方向;合理安排,精心调研;重视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研究的队伍保障等方面。

4.1 拓展期刊定位,增强期刊智库服务功能

学术期刊应该将推动和促进地方改革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应用对策研究,打造现代特色智库,当好决策的参谋助手。为此,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应该对自身定位进行拓展。

对于侧重于基础研究、学理探讨的学术期刊来说,担负着传播学术理论、学术争鸣的重任,其基本定位和基本栏目设置是固定的,可以在保留固定栏目不变的前提下,适量开辟资政研究栏目,开拓期刊资政方面的独特优势。学术期刊起“智囊”作用,是学术期刊在原有研究学术、探讨社会热点的本来功能上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是学术期刊新的内容增长点,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现实给学术期刊提出的新要求,尤其要做到以问题为导向,从不同学科领域和层面分析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针对当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探索》为例,《探索》不断秉承“求真”“求新”“求深”的办刊方向,探索我国目前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组织专家形成了一系列好的选题,并对有的选题进行打磨,成功提炼出一批有价值的资政报告选题。再以《苏州大学学报》为例,《苏州大学学报》是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刊物,但是该刊物也非常重视拓展自身的智库功能,实现与党和政府决策咨询的有效对接。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分析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如该学报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版结合我国近年来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联合有关研究机构,专门开设了“城镇化问题研究”专栏;教育科学版结合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开设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专栏等。这一做法不仅可以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也有效增强了刊物的影响力。《探索》《苏州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这种办刊尝试,对于把学术期刊发展和资政研究有效衔接起来,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部分依托于智库的专门刊物,可以考虑转型成为专门服务资政研究的专业期刊,为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可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措施办法,使研究成果进入决策视野并转化为重大政策。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刊》是秉承期刊学术发展和资政为一体的典型期刊。该期刊坚持问题导向,并依托对国家政策和发展难题的分析解读开辟一系列重大专题,邀请资深研究员对专题内容进行解读。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刊》探讨了很多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比如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大气污染等选题。同时,还策划组织了“现代智库建设及其思想传播”专题讨论,研究智库建设的相关问题。这些讨论不仅是单纯的观点展示,更是在借助众多学者深厚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汇总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展示学者对时下热点难点问题的多角度看法,为棘手问题的解决提供多种思路,因而得到科学界和决策层的广泛关注。

4.2 把握热点需求,找准选题方向

要精准对接需求,强化源头拓展。学术期刊要将精准对接服务需求作为做好资政服务的首要前提,强化从需求源头上拓展。要把握信息报送要点;要主动作为,主动向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政研室、秘书室等了解需求;要利用好调查对象动态反馈、外部信息员热点追踪和分析能手选题推荐,广泛征集、择优遴选,准确把握热点需求。

目前一些学术期刊在不断进行内容改革,将综合性的期刊定位改为某一学科方面的集中调整,“集中力量办大事”,聚焦某一学科方面的发展来进行研究,不断开发出精而专的选题。选题非常重要,这是做好资政报告的关键一步。做好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研究,就要选“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的选题。具体来说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从大方面把握选题方向。即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战略部署,围绕一个时期领导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这三个方面选准选好题目。比如,经济发展、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选这方面的题目调研也容易做出成果。二是从小方面落实具体选题。资政报告选题除了关注宏观选题,还应直面基层、直面现实问题,选那些小而实、小而新、接地气、有特色的选题来落实,切忌大而空、大而全。比如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目前有很多好的做法、经验,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从中可以总结有益经验。三是从调研中延伸相关选题。要鼓励和支持学者深入实际、基层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能发现重大决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4.3 合理安排,精心调研

要把调研作为“采集民意、汇聚智慧、建言献策;精准发力、破解难题、助推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实抓好,形成高层点题、高位推动的常态机制。高层点题,即主动向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征求资政调研选题,确保选题高屋建瓴、有的放矢;要提前拟好提纲,避免盲目性。在调研前认真拟提纲,依据调研选题明确什么时候调研,到什么地方调研,什么人参加座谈,调研什么内容,需要对方提供什么资料等,并事先告知对方,以做好充分准备。避免“临时起意”、无计划、无目的调研,杜绝走到哪儿调研到哪儿、见到什么人就访问什么人的现象,这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还会引起基层抱怨;要认真组织调研,提高实效性。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采取两种方法调研:一是“走出去”,紧扣调研选题,深入机关单位、基层一线、企业等了解情况,既召开座谈会又进行个别访谈;二是“请进来”,将相关选题集中起来开展调研,既开“大会”又开“小会”,请进一批有代表性的部门领导、乡村干部、基层企业家座谈交流,有目的、有意识地向他们了解情况、探寻观点、发现案例、核实数据等,引导、启发基层工作者谈思路、想法;要及时补充调研,增强针对性。有时需根据课题撰写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调研,从而进一步充实数据、补充案例、提炼观点。在相关调查研究案例中,课题组针对问题部分可以进行反复补充调研,最后得出切合实际的问题汇总;要把握时间节点,注重时效性。选题要把握好时机。资政报告和新闻通讯有相似之处,即注重时效性。这就需要把相关选题提上最新日程,抓住时间节点,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有效对策;要实地考察,确保真实性。在调研中,如果只是听讲述、看材料,可能会存在以偏概全、难以反映全面真实情况的问题。还需要直接到村组、农户、企业等最基层进行实地考察,感受工作氛围,强化切身体验,从中释疑解惑,进而得到教育和启发。

4.4 重视学术期刊资政作用研究的队伍保障

4.4.1 内外并重,组建科研团队

要充分调动本单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其一是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帮扶”方式为年轻教师快速成为科研熟手打通捷径。其二是充分调动全体编辑、老师的积极性。出台考核机制,规定资政基本工作量,并与外出进修、津贴挂钩,促使编辑人员变被动为主动,全心全力搞好资政工作。其三是利用调研时段,鼓励年轻教师带课题回家乡了解情况,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借智”打造强实力的资政团队。编研人员不能局限于本部门的资源,还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与高校期刊协会等合作。在“借智”中提高部门的资政水平;要与社会科学联合会等“结亲”。社会科学联合会是当地各社团组织的“婆家”,它所指导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具备良好的科研阵地,可以与其资源共享。

要建立健全科研团队成长保障机制。一是定期公布智库研究的选题,使科研人员把握研究的范围和重点。二是配套专项资政研究经费,用于支付外出调研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补助和购买办公用品、图书资料等,为科研队伍成长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出台管理办法,提供制度保障。

4.4.2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拓展资政发展空间

要善于捕捉资政敏感点,高起点选题。紧紧围绕中央精神和市委市府讲话精神,找准敏感点,从党和国家相关的中心工作中捕捉选题,高起点立项;要数量与质量并重。不但鼓励教师多练笔,数量上不断积累,而且还要多打磨,保证质量要求。对于申请的资政课题,可以请相关专家把关,从中选择质量高的、论述成熟完备的课题;对结题报告要认真审核,确保观点正确,论述清晰有条理;同时实行课题招标政策。对有些比较好的思路,有立项价值的课题,可以从校内校外公开招标,让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员承担。同时要反复打磨调研报告或课题成果,确保做出高质量的成果,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拓展资政发展空间。

4.4.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挑战,编辑人员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编辑人员待遇偏低,晋升渠道不够宽泛,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中的“边缘群体”,学术期刊人才的认可度较低;相对于社会科学其他方面的人才,学术期刊领军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不多,编辑人员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低于其他序列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不但制约了编辑队伍的发展,而且制约了编辑队伍的创作热情,也是实现学术研究与资政成果共同发展面临的障碍。因此,学术期刊的主管单位要搞好服务,严格管理,出台制度进行配套保障。在工作经费、人员调配上要优先支持学术期刊的发展。学术期刊的主管单位还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做好上下、内外以及各部门与学术期刊之间的信息对接。构建激励机制,将资政研究成果纳入绩效考评、职称评聘、岗位聘任、评先表彰等考核内容。比如“一些大学在这个方面就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在教师评价中,参加政府政策咨询工作被认为是扩大了学校影响,提高了学校声誉,因此计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尤其是对资深教师,学校会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做这方面的工作。”[2]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另一方面可以为本校本专业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一切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学校工作和声誉的事情,都列入了教师考核范围,形成了“360 度考核”或全范围考核,这是需要提倡的做法;要建立资政成果评价鉴定制度,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建立激励机构,加大对决策咨询成果奖励力度。对获得上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被党委政府文件采用、党委政府“内参”刊发的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等要给予配套奖励,以此调动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猜你喜欢
资政智库选题
注重收集重大活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资政育人作用
民居智库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扶贫·扶志·扶智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漫谈史学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