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

2019-01-18 02:53吴艳英冯健飞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住院发生率心理

吴艳英 冯健飞 于 伟

(江苏省邳州市东大医院 心内科,江苏 邳州 221300)

舒适护理即护理人员专门针对引发患者不适的各类因素而制定出的一种充分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此种护理能使人在生理、心理层面达到或维持愉悦状态,消除、降低不愉快所造成的各类不利[1]。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此病发病呈逐年增加趋势。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43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区间64~80岁,平均(76.3±3.4)岁;心功能NYHA分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14例Ⅳ级;病症类型: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冠心病,7例心肌病。观察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区间63~81岁,平均(76.1±3.3)岁;心功能NYHA分级:10例Ⅱ级,17例Ⅲ级,16例Ⅳ级;病症类型: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冠心病,9例心肌病。两组年龄、性别、病症类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常规机体指标检查,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开展舒适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心理衰竭发病急促、易反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对此,应开展各项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当前心理状况开展系统分析,将疾病相关知识耐心、细致的讲解于患者及其家属,语言要亲切,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此外,需强化夜间心理舒适护理工作,提升患者睡眠质量。(2)用药护理。依据所用药物的药理性质及病症特点,科学给药,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比如利尿剂,可在白天用药,避免对夜间睡眠造成影响;倍他乐克、地高辛等药,可在清晨给药,有益此时患者的血压最高、心率最快,因而用药效果也最佳。合理控制输液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若过快,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引发严重的左心衰竭,若过慢,会造成循环血不足,加重心力衰竭。(3)并发症护理。由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大多行动不方便,或长期处于卧床状态,血流速缓慢,容易引发血栓性静脉炎、压疮等并发症。对此,应定时翻身,通常2h/次,使患者始终有舒适体位,此外,还需保持患者皮肤处于干燥、清洁状态,预防压疮。在更换体位过程中,幅度要小,动作应慢,防止晕厥。(4)生活护理。积极为患者营造一种卫生、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控制病房内温度,通常为18~20℃,湿度维持在50%~60%,尽量将各仪器运作声音调小,避免这种声音引起患者焦虑、烦躁。定时通风,2次/d,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注意保暖工作。叮嘱患者多食用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1.3 观察指标(1)生活质量评价[2]。用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中文版),分别于干预前后展开问卷调查。此问卷共计21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线形条目计分法计分,分值0~5分,共10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具有越差的生活质量。(2)记录两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于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由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由百分比表示,x2检验,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2.2 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8.4±2.4)d,对照组为(29.5±4.2)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15.047,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081,P=0.014)。见表2

表2 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已逐渐老化,各项生理机制已呈弱化趋势,因此,其在生活适应力方面,也不断减弱,当出现诸如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身心会感到十分痛苦,此时任何状态的改变,均易引发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而加重心脏负担[3-4]。针对常规护理方法而言,其在实际操作中,并无针对性与全局性,因而整体实施效果不全面、不具体,另外,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重,经常忽略患者各种需求,易引发各种医疗纠纷;而舒适护理重视患者心身领域的护理,在实际护理操作中,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关心,因而能增强其治疗信心,提升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还能增加其身体自我控制力与舒适感,减轻不良情绪,保持心理与生理方面的良性、积极状态[5-6]。在舒适护理中,通过为其提供优质的住院环节,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与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与体贴,引导患者放松心情,定时更换舒适体位,使患者各方面均保持有利的舒适状态;另外,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及所用药物的病理特点,科学、合理用药,减少患者不适,降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加速其康复进程。由本次研究可知,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住院发生率心理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妈妈住院了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