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1-18 02:53汪佳佳龙良琴袁庆婷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均值心绞痛程度

汪佳佳 龙良琴 袁庆婷

(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冠心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老年冠心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医学研究者应注重该疾病治疗和临床护理研究,才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性为15例;年龄介于60~78岁范围,均值(68.5±7.2)岁;病程:2~7年,均值(3.2±0.8)年;心绞痛次数:2~6次/日,平均(3.2±0.8)次/日。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介于60~77岁范围,均值(68.0±7.0)岁;病程:1~6年,均值(2.8±0.6)年;心绞痛次数:1~8次/日,平均(3.3±0.6)次/日。在患者一般资料构成对比上,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行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结合综合护理模式,内容包括(1)针对性健康指导:入院之初,分析影响患者治疗的几点因素后做针对性指导,有利于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增加治疗配合度。还要关注患者睡眠质量,充分的睡眠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讲究饮食营养均衡,指导患者为自身做卫生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2)心理疏导: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程长,且难以治愈,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不利于开展临床治疗,因此要为患者做针对性心理疏导,及时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3)饮食护理干预: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加重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协助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坚持少食多餐、规律饮食原则,注重营养搭配,根据患者身体检查状况,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另外,需注意对食物的比例要把握好,该疾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摄入在55~65范围为宜,蛋白质摄取15%,而脂肪的摄取则在20~30%范围为佳,严格控制体重。

1.3 观察指标(1)通过相关量表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分数与认知程度为正相关。(2)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治疗四方面内容,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对疾病认知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对疾病认知程度均有提升(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对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对照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价 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等各个项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中常见的危重症疾病,病因复杂且疾病发展快,病死率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终等因素,出血病变性质、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决定患者临床表现。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衰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无形中增加治疗难度。有研究表示,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2]。

改进护理干预措施对通过护理干预方式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模式,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效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止血、扩容和保护胃粘膜等治疗外,还应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改进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失血量以及再次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对应指标(P<0.05),这一结果与吴云[3]研究结果接近,有效提示改进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显著效果,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出血量,降低再次出血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护理干预的目的。

综上所述,改进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上消化道患者止血具有积极作用,另外还可以降低再次出血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均值心绞痛程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均值与方差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