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促进深度理解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2019-01-20 16:24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第二中心小学郭财红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者实例车轮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第二中心小学 郭财红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对本质特征的描述,其内容抽象、形式简约。学生不能停留于概念表面的学习,只有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感悟其中的思想,习得其中的演绎方法,掌握其中的迁移规律。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以疑促思,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促进他们对内在本质的把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不囿于概念的直接传递,要引领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概念的特征,对学生的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师要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度教学,引导学生与同类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其内在的思想方法。如在学习圆的概念时,教者呈现生活中圆形的实物,进而抽象成“○”,认识圆的直径、半径、圆心与周长、面积等内容,对圆进行形式认识之后,将它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进行比较,体会圆面积求法中运用的化曲为直的方法、极限的思想。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只有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迁移数学概念,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将概念一带而过,没有设置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概念,学生往往只注重概念的符号形式,而忽略其内在的本质。部分学生对概念的本质理解单一,认为与“倍”有关的一概需用乘法计算,因而见“倍”就乘。部分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没有理解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站在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当、缺乏深度,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概念的教学缺乏准确地定位,教师仍以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对概念的工具性定位偏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概念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情感体验、问题解决。二是教师对概念缺乏本质的认识,没有建立知识的联系,学生学到的是符号形式,未能借助概念促进学生的兴趣培养、智力发展。三是将活动过程与概念形成过程相混淆,只注重概念外在形式的感受,忽略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开展数学活动体验抽象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增进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借助自己的身体去体验数学概念,能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当学生的好奇本能通过活动的形式释放出来,他们更愿意配合教师,主动融入概念的探索之中。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体验会挤占课堂的时间,不如教师“讲”来得实惠。其实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活动体验并不矛盾,学生在活动中能接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学习抽象概念时,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思考、体验的空间,在学习“克”的概念时,教者让学生拿出教师发的小正方体,用手去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这个小正方体有多重?动手称一称10 克重的黄豆,看看有多少粒?拿出2 分硬币掂一掂,看看有什么感觉?拿出一根羽毛和2 分硬币,看看哪个更轻?将2分硬币与直尺比一比,哪个稍重些?教者让学生去掂一掂、称一称,感知1克的重要,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概念。

二、依据具体实例联系学生经验

概念具有抽象性、复杂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物象,让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例融为一体。如在学习“倍”的概念时,教师将事物加以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在学习长方形这一概念时,教者只有借助于长方形的桌面、窗户、黑板、文具盒等实物,感受它们的相同点,然后加以抽象,从而对长方形这个概念产生本质的认识。教师要立足生活,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中寻找与概念相关的具象材料,如果教师不加选择代表性的材料,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发生混乱,难以抓住概念的本质。

三、采用正反教学感受概念特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举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概念,让学生从实例中逐渐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但这种方式虽能让学生了解概念的符号形式,却不能把握其本质内涵,无法精准地辨别概念。除列举正例外,教师可以借助反例教学,能将数学概念向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明晰概念的范围。正例教学能反应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在学习圆的概念时,学生可以借助于车轮、茶杯盖等物体对圆产生具体的表象,能促进学生对圆概念的理解。为让学生对圆的认识更全面、更清晰,教师可以运用反例教学,如在圆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呈现正方形、三角形、梯形、椭圆、圆等做成车轮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将这些车轮组装到车上,哪个会跑得更快一些?在学生提出猜想后,教师演示一段动画,几个小动物参加赛车比赛,它们装有不同的车轮,结果圆形的车轮会跑得更快一些,从而会产生思考:为什么圆形的车轮既不颠簸,也能跑得更快一些?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把握概念的特征,形成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变式教学,变换概念的外延,突显其本质内容。如在学习苏教版二下《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者演示活动角,让学生说说角怎样才能变大?怎样才能变小?你能将自己所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如何折出更小的角?能不能将你所做的角与教师的角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中,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不能囿于概念的表层教学,要丰富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去感知、体验、比较数学概念,发掘它的本质属性,感受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猜你喜欢
教者实例车轮
车轮的位置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