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境,情趣生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

2019-01-20 16:24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汪浩清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周长创设知识点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 汪浩清

一、情境创设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知识源于生活,是对生活规律和特点的总结和提炼,数学亦是如此。在教育产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今天,“填鸭式”和“阅读式”教学早已成为历史。身为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学、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呈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公式计算和概念类的知识较多,小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枯燥,容易丧失兴趣,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要更加生活化,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联系起生活中的实际情境,通过情境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合适的“课堂情境”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入课堂情境的讨论、协作,加深、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新课程的实施,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讲,还是存在一定难度,毕竟小学生年龄段偏小,自主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情境,以讨论、协作的模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巩固。因此教师应寻找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完“圆的周长”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软尺去测量一下篮球或足球的周长,然后再测量一下球的半径,再利用公式求出球的周长与测量的周长长度进行核对。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培养热爱学科的兴趣。

三、精心提炼课堂情境精髓,由浅入深使学生得到有效巩固

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教师授课就是一张嘴和一块黑板,这是教师通过“声音”和“图像”传道授业的一种形式,必不可少。但是在现代教学中,尤其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每一位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小学数学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教师可以从题目的逻辑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答疑解惑的方法上与学生形成互动。其次,可以创设课堂情境。数学课堂情境模式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模式,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不同的审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在时间和效率上有很多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将课堂情境的精髓提炼出来,利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堂情境精题的练习,更深层次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情境活动才是儿童发展的杠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数”,学习“数”,掌握“数”,并建立数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并能够让学生熟练地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之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从而激发深入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周长创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巧算周长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