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2019-01-21 00:22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0期
关键词:油烟京津冀能源

节能环保科技成京津冀技术交易主力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创新正持续发力,能源环保、城市发展等区域发展重点领域受到关注。上半年,北京流向津冀节能环保科技相关领域技术合同56.9 亿元,同比增长达149.8%。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协同推进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共建创新要素与资源平台,助推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创新发展。2014 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纵深推进,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870 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9%。

近年来,节能环保科技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发挥重要基础作用,涵盖了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区域大气污染监测和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问题。

创新型企业在京津冀生态共同体建设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如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津冀地区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设计和建设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了污染控制集中化、资源循环利用等效果。此项垃圾综合治理技术有望落户雄安新区,为雄安“无废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上半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1527 项,成交额89.4 亿元,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等领域。

(摘自:新华社)

餐饮油烟治理迈入精准监测新阶段

在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关键期,油烟污染物的排放更是不容忽视。近日,由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京津冀地区餐油烟在线监测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围绕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管理,分享交流最新技术成果及餐饮治理经验,探讨产业发展方向。

研究表明,餐饮源排放的油烟颗粒物主要为细颗粒物,直接对PM2.5 产生贡献。其中部分还有异味,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近年来,不少城市餐饮油烟大气污染投诉占大气污染投诉总量的比例很高,成为久治不愈的“老大难”问题。

正是基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生态环境部于今年9 月印发《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还明确规定了相关污染物排放的监测。

此次交流会上,采用全流型光学检测原理测试餐饮业油烟浓度及颗粒物排放浓度的新技术,引发与会嘉宾的关注。据介绍,这项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光学技术,实现非接触性测量,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护系统免受测量油烟和环境空气污染。这项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可以科学、稳定、高效地解决环保部门和各级政府监管餐饮油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监控餐饮油烟净化设备运行情况的痛点及需求,为大气治理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摘自:经济参考报)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给了锂电池

当地时间10 月9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

据介绍,轻巧、可充电且能量强大的锂离子电池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并可以储存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大量能量,从而使无化石燃料社会成为可能。

信息、能源和材料这三大要素构成我们的整个世界,任何一个事物存活下来肯定要能源,锂用于电池是目前为止最合适的材料,稳定性好、携带方便、腐蚀性也不高,从手机、iPad 等移动通信到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可以说锂电池正在改变人类生活。

在温室效应日趋显著的当下,锂电池的应用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中商产业研究院和高工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产量同比增长21.81%,达188.8GWh,过去5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7.12%。

动力电池领域受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带动,成为近年来拉动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高工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5 年动力电池仍将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增长最快的板块,增长主要受全球各国及地区积极开发、推动新能源汽车带动。

(综合:北京商报 证券日报)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提出亚洲能源互联网方案

近日,2019 年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CEO 会议在菲律宾宿务举行。会上,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首次发布《亚洲能源互联网研究报告》,提出亚洲能源互联网构建方案和重点互联互通工程。

报告基于亚洲各国能源电力现状、发展特征和能源资源禀赋,系统分析了亚洲电力供需趋势和电力流向,形成了亚洲总体以及东南亚、东亚、南亚、东亚、西亚5 个区域的互联电网格局,提出了亚洲能源互联网构建方案和27 项跨区重点互联互通工程,并对未来亚洲与欧洲、非洲电网互联进行了分析展望。

本次会议以“保证国家供能充足,点亮每个城市社区”为主题。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格·杜特尔特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发表题为《中国电力转型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

据了解,合作组织目前会员超过700 家,遍及五大洲100 多个国家(地区)。该组织已研究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发展指数、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及有关区域能源互联网研究报告,年内将建立覆盖全球及各大洲的研究体系。

(摘自:新浪财经)

中国形成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

日前,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翻了150 多倍,其中天然气产量更是翻了2万多倍。中国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已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

70 年,从能源工业基础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中国能源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能源消费方面,从一煤独大到清洁绿色,走上了节能降耗、集约高效的新道路。煤炭消费比重下降9.5%;单位GDP 能耗下降23.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4.3%,天然气消费比重提升至7.8%,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至25.5%。

能源技术方面,从跟随模仿到并行引领,走上了动力转换、创新发展的新道路。70 年来,经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国能源系统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供电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深水钻探、页岩气勘探开发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一大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工程建成投产;“互联网+”智慧能源、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蓬勃兴起。

国际合作方面,从相对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合作,走上了共商共建共享、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的新道路。70 年来,中国全面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能源交往合作,着力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建成了五大国际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一大批先进能源技术装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摘自:人民网)

我国高速公路充电网基本形成电动汽车也有了“远方”

10 月9 日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获悉,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电动汽车成为高速公路上一大主力,由此带来高速公路充电桩日均充电量大幅攀升至40.8万千瓦时,是平时的3.6 倍,较去年同期翻番。

京港澳、沈海、大广、长深和京哈成为国庆假期充电量排名前五的高速公路。从分布地区看,充电量排名前四位的省份为河北、江苏、浙江和湖北。

“充电难、远行难”,过去一直是许多电动汽车车主的“痛”。为缓解这一矛盾,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已建成京沪高速、京港澳高速等“十纵”,青银高速、沪蓉高速等“十横”以及首都环线、杭州湾环线“两环”的高速快充网络。

仅国家电网经营范围就有快充站2080 座、充电桩8423 个,覆盖高速公路近5 万公里,连接19 个省的171 个城市。这些充电站平均间距小于50 公里,最快半小时就能充满电。充电便利直接提升了车主的远行信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主要高速公路充电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节假日增长更为显著。今年春节期间日均充电量约25 万千瓦时,五一假期日均充电量接近30 万千瓦时。

(摘自:新华社)

猜你喜欢
油烟京津冀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一种解决中小型餐馆油烟处理难题的油烟分级处理系统设计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2019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活动在津举办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烹饪油烟污染与处理技术探讨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级抽油烟机排油烟装置
减少炒菜油烟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