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9-01-21 08:55王志丹卜梦瑾常思雨杜忆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分享者控制组纸板

王志丹,卜梦瑾,常思雨,杜忆莲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一、问题提出

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包括分享、合作、帮助和安慰等四种典型行为[1-2]。近年来,研究者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越来越产生兴趣[3-4]。一些研究指出,亲社会行为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支持社会和认知发展[5-6]。分享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而使他人获益的一种行为[2]。与其它亲社会行为相比,分享具有共享性和互惠性的特点。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分享行为不仅能够增强亲子、同伴以及师生关系,而且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分享对于儿童交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因此,它也成为儿童道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1岁以后的儿童开始逐渐表现出一些分享行为,12个月的婴儿能够与别人“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偶尔还会把玩具给同伴玩耍。在18个月的婴儿中已经经常出现将玩具递给成人的行为[7-9]。Ugurel-Semin考察了291名4至16岁儿童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发现4至6岁儿童的“吝啬”倾向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慷慨”倾向在5至6岁时出现飞跃[10]。赖佳欣等设计了7个不同的分享任务情境,考察了分享物的数量、种类以及儿童在分享中所处的位置等因素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5岁儿童的利他行为显著高于3岁儿童,5岁儿童在分享行为上甚至表现出了一定的策略性[11]。李幼穗和赵莹通过考察4~6岁儿童对努力获得的奖品、意外获得的食品和自带的心爱玩具三种物品的分享,结果发现4~6岁儿童分享行为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儿童对意外获得的食品分享最少、其次是自带的心爱玩具、分享最多的是努力获得的奖品[12]。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分享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通过对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本文推测5岁可能是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转折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比较4岁和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以了解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在研究一中,当儿童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项任务后,他们可以获得贴纸作为奖励。此时,实验人员扮演的玩偶乐乐表示自己也希望得到一些贴纸,本文将考察儿童如何与乐乐分享这些贴纸。假设4岁儿童的分享水平显著低于5岁儿童,那么什么因素能够提高4岁儿童的分享行为呢?这正是本研究要考察的第二个问题。研究二重点探讨当分享对象在儿童完成任务中表现出帮助的动机时,4岁儿童是否更愿意与分享对象分享自己获得的奖品。在研究二中,当儿童开始完成任务的时候,实验人员扮演的玩偶乐乐表示愿意帮助儿童完成任务。本文考察4岁儿童是否会考虑乐乐的帮助动机,进而与乐乐分享更多的贴纸。

二、研究一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一所幼儿园的32名儿童作为被试,分为两个年龄组。其中,4岁组16人(男孩8人),平均年龄为51.81个月(SD = 2.14个月)。5岁组16人(男孩10人),平均年龄为61.81个月(SD = 4.62个月)。

(二)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包括1只罐子、6枚珠子、2块纸板(10cm × 5cm)和一个玩偶(在研究中充当儿童的分享对象乐乐)。一块纸板用来摆放儿童完成任务后获得奖励的贴纸,另一块纸板用来摆放儿童分享给乐乐的贴纸。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材料

(三)实验程序

实验人员选择幼儿园一间安静的活动室进行测试。实验开始之前,主试将罐子和珠子摆放在桌子上。实验开始后,主试先和儿童互相问好,并介绍由实验助手充当的玩偶乐乐。在儿童和乐乐打招呼后,主试说,“小朋友,这里有一个罐子和一些珠子,今天需要你帮忙把这些珠子放进罐子里面,如果你能够完成任务,你将获得一些奖励。”接着主试问,“小朋友,你愿意帮忙把这些珠子放进这个罐子里吗?”在儿童作出肯定回答后,主试帮忙打开盖子,让儿童将珠子放进罐子。在儿童完成任务后,主试从桌子下面拿出摆放在纸板上的8张贴纸(这些贴纸是提前摆放在纸板上的),并解释说,“这些贴纸是给你的奖励,谢谢你愿意帮忙。”这时候助手扮演的玩偶乐乐说,“我也想要一些贴纸,你能分给我一些吗?”在乐乐说完后,主试将空纸板摆放在乐乐的前面对儿童说,“这是乐乐的纸板,如果你愿意与乐乐分享贴纸,你可以把它们放在这个纸板上。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分享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把它们全部带回家去。”在儿童分享之后,主试将儿童获得的贴纸放进一个纸袋交给儿童并再次感谢儿童参与游戏。

(四)计分方法

如果儿童与乐乐分享1张贴纸,则记为1分。测试中共有8张贴纸,因此总分在0-8之间。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儿童分享贴纸的数量分别由主试和助手同时计分,两者的一致性水平达到100%。

(五)结果与分析

1.儿童分享贴纸数量的描述性统计

对32名4岁和5岁儿童分享贴纸的数量进行描述统计(见表1):18.8%的儿童没有表现出任何分享行为,71.9%的儿童能够部分分享,而完全分享的人数占9.4%。分享贴纸数量大于等于一半的有9人,其中5岁组8人,4岁组仅1人。分享数量小于一半的有23人,其中5岁组8人,4岁组15人。

表1 4岁和5岁儿童分享不同数量贴纸的人数分布

2.不同年龄儿童分享数量的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儿童在分析贴纸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5岁组分享贴纸的数量显著高于4岁组,t(30) = —2.45, p = 0.02, d = 0.87(图2)。将分享贴纸数量大于等于一半的儿童定为“高分享者”,将分享贴纸数量小于一半的儿童定为“低分享者”。结果表明:4岁组中低分享者有15人,高分享者1人。5岁组中低分享者和高分享者各8人。使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5岁组儿童中高分享者人数(50%)显著高于4岁组的高分享者人数(6%),2(d f = 1,N = 32) = 7.58,p = 0.006,V = 0.49。总之,儿童分享贴纸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图2 不同年龄组儿童分享贴纸数量

三、研究二

(一)被试

随机选择一所幼儿园的48名儿童作为被试,其中男孩25人,女孩23人。平均年龄为55.24个月(SD = 4.01个月)。儿童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24人,两组儿童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

(二)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与实验一完全相同。

(三)实验程序

实验组:该组的测试程序与实验一的操作基本相同,但做出以下修改。在实验人员说完 “小朋友,你愿意帮忙把这些珠子放进这个罐子里吗?”之后,助手扮演的玩偶乐乐说,“小朋友,我来帮你打开盖子吧”,然后乐乐尝试用力打开盖子但却没有成功,然后说,“这个盖子真是太紧了,我实在是打不开”。接着主试打开罐子让儿童将珠子放入。

控制组:该组程序与实验一的操作完全相同。实验助手扮演的玩偶乐乐只在最后儿童获得贴纸时才要求儿童分享贴纸,而在儿童完成任务时没有表达任何的帮助动机。

实验组中助手扮演的乐乐表现出帮助儿童完成任务的动机。虽然乐乐愿意帮助,但由于任务难度大,乐乐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帮助行为。因此,实验组和控制组中都是主试将罐子打开的。通过这种比较,本文考察儿童是否更愿意分享贴纸给那些愿意帮助自己即使最后并没有真正提供帮助的个体。

(四)计分方法

计分方法:与实验一的计分标准相同。

(五)结果与分析

1.儿童的分享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表2 实验组与控制组儿童分享不同数量贴纸的人数

从表2中可以看出,22.9%的儿童没有表现出任何分享行为,68.8%的儿童能够部分分享,而完全分享的人数占8.3%。分享贴纸数量大于等于一半的儿童有17人,其中实验组有13人,控制组仅有4人。分享数量小于一半的儿童有31人,其中实验组有11人,但是控制组却有20人。

2.不同组儿童分享数量的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儿童在分享贴纸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分享贴纸的数量显著高于控制组,t(46) = —2.07, p = 0.045, d = 0.60(图3)。使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中高分享者人数(54.2%)显著高于控制组的高分享者人数(16.7%),2(d f = 1,N = 48) = 7.38,p = 0.007,V = 0.39。这说明儿童在分享时考虑了他人帮助自己的动机,他们更愿意给试图帮助自己的对象分享贴纸。

将研究二实验组中4岁儿童的分享数量与研究一中5岁儿童的分享数量进行跨实验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研究二实验组中4岁儿童与研究一中5岁儿童分享贴纸的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t(38) = 0.33, p = 0.75。这说明分享对象的助人动机提高了4岁儿童的分享行为——当分享对象在4岁儿童完成任务时愿意提供帮助,4岁儿童分享贴纸的数量达到了5岁儿童的水平。

图3 不同测试组儿童分享贴纸数量

四、讨论

儿童的分享行为不仅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而且也能促进个体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因此,本研究关注儿童的分享行为对于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研究一中,儿童获得的贴纸是通过自己完成任务获得的,因此也可以说是儿童通过努力而拥有的物品。有50%(8/16)的5岁儿童愿意分享至少一半的贴纸,但是,仅有6.3%(1/16)的4岁儿童愿意这样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4岁儿童把大部分贴纸留给了自己,而与分享对象分享了少量的贴纸。这说明4岁儿童的分享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这个研究结果与李幼穗等发现儿童分享最多的是努力获得的奖品不一致。在他们的研究中,儿童对努力获得的奖品进行了较多的分享[12]。但是,该研究提供的是4~6岁儿童的总体分享得分,而并没有提供每个年龄段儿童对努力获得奖品的单独分享得分。因此,通过该研究我们并不能确定4岁儿童是否也有超过半数分享了努力获得的奖品。本研究和其它一些研究的结果具有一致性[13-16]。例如,在王海梅等对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中,结果发现仅有13.2%的4岁儿童愿意给其它儿童分享自己努力获得的奖品[13]。此外,Eisenberg-Berg等的研究也发现儿童对自己拥有的物品表现出较少的分享行为[14]。

为什么5岁比4岁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呢?本文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研究表明4~5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时期。心理理论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有助于个体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即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情感、观点和需要。有研究指出,获得心理理论的儿童比未获得心理理论的儿童分给他人更多的糖果[17]。 随着年龄的增长,5岁儿童有更多与他人相处的经验,这对于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会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11-12]。第二,4~5岁分享行为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因素作用的结果。根据Damon的认知发展阶段模型,4岁儿童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基于自己的意愿进行资源分配。具体地说,他们在面临陌生情境时,特别是涉及两者利益冲突问题时通常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并解决分享与被分享问题。相比4岁儿童,5岁儿童的数理逻辑和分享观念有了进一步提高,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恰当地处理自身利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8-19]。因此,认知发展的局限性可能阻碍了4岁儿童的分享行为。

(二)儿童考虑助人动机带来的分享教育启示

研究二中,当被分享者在儿童完成任务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时,仅有16.7%(4/24)的4岁儿童分享贴纸的数量大于等于一半。但是,当被分享者表达帮助儿童的意愿和动机时,分享贴纸数量大于等于一半的4岁儿童增加至54.2%(13/24)。这说明儿童确实考虑了他人在自己完成任务时的帮助动机。如果在自己完成任务时他人“袖手旁观”,而在获得成果时却想分一杯羹,儿童对这样的“搭便车者”基本都表现出了“吝啬”的态度。但是,这并不代表儿童不懂得分享或者不会分享。当自己完成任务时他人“仗义相助”,即使最后由于能力有限而没有产生实质的帮助行为,儿童还是愿意更多地与被分享者分享自己得到的成果。事实上,此时4岁儿童的分享数量甚至达到了5岁儿童的分享水平。这也说明儿童的分享行为并不是单独受年龄因素制约的,它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能够考虑分享对象在自己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角色进而决定是否与被分享者分享更多的物品。

本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学前儿童的分享教育有一定的启示。生活中如果经常帮助他人,向他人释放善意,也一定会常常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也就是“助人者自助”的道理。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即使学前儿童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也能明白投桃报李,愿意与帮助自己的人分享得来的成果。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如果儿童得不到他人的分享或者不愿与他人分享时,父母和教师不能强迫他们做出分享行为,而应该更多地引导想要得到分享的儿童主动向要分享的儿童表现出亲善和友好。如果实在无法在行为上表达善意,即使是言语上的亲善也是有用的。通过释放善意,可以让要分享的儿童在互动过程中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当要分享的儿童体会到想要得到分享儿童的帮助和参与时,他们或许就会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物品了。此外,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多设置一些类似本研究中的互助式的分享情境,让幼儿亲身体会彼此帮助和共同完成任务,有针对性地使学前儿童潜移默化地学会分享,真正体验自愿分享带来的快乐。学前阶段是儿童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采取针对其心理发展特点的手段和策略进行有效干预。

五、结论

(一)儿童的分享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5岁儿童的分享数量显著高于4岁儿童。

(二)分享对象的助人动机影响4岁儿童的分享行为:相比没有提供帮助者,儿童对愿意帮助自己的对象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

猜你喜欢
分享者控制组纸板
纸板填数
等待太阳
纸板俄罗斯方块拼图
给商品起名字
分享经济时代协同消费前因机制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基于加密通讯暗文发送的车辆授权机制设计
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