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01号合资企业”是怎么诞生的(改革开放40年)

2019-01-24 04:29马俊
环球时报 2019-01-24
关键词:中国民航餐食合资企业

马俊

如今合资企业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是司空见惯,但在40年前,这个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怎样诞生的呢?《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听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伍淑清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伍淑清回忆说,作为香港餐饮企业美心集团的经营者,她和父亲伍沾德是在前往四川的火车广播里得知这个消息的。她当时听不懂普通话,还是同行的其他人告诉她“内地欢迎外资”。没想到的是,很快她就会与“改革开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1979年1月访美。在这次“破冰之旅”中,中美达成通航协议。然而在通航筹备的过程中,一件不大的事情却成为难以跨越的“拦路虎”。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国际飞行航线上,客机必然要配备航空配餐。但通航谈判中,美方明确提出,中美航线的配餐必须符合国际标准。而当时的情况是,刚刚能够吃饱肚子没几年的中国人哪有什么餐食的标准可言。甚至在老一代中国民航人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就连领导人专机上的面包也不好,邓小平批评这种面包“老是掉渣”,当时中国的食品生产水平可见一斑。那时在首都机场为航班提供配餐的是民航北京管理局下属的一个只有30多人的配餐间,盛放餐食的是保温桶、暖水瓶这样的简单器具,连冰箱都没有。伍淑清的回忆也佐证了当时的境况:“坐中国民航班机时,食物是冰冷的,空姐还提着热水壶走来走去给旅客冲茶,同机的香港人纷纷抱怨。”

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人员考察后也连连摇头,建议放弃中美直航,改在日本东京停靠、配餐。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日本和瑞士的企业率先嗅到了商机,提出与中国合资办厂。但他们的条件苛刻到中方无法接受。日方要的是日本航空在首都机场的优先起降权,不管其他飞机上的乘客是什么人都要为其让路。瑞士航空则企图牟取暴利。这时,在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牵线搭桥下,伍沾德、伍淑清父女满怀着报国热忱投入到中国民航配餐公司的创建筹备中。

伍淑清回忆说,“1979年6月,我跟爸爸去北京见民航局领导,对方说我们希望搞航空食品,因为中美通航有需要。”然而对于筹办合资企业这样的“破冰”之举,当时内地没有经验和法规可循,审批过程非常谨慎。随着通航时间日益临近,民航局在1979年11月联系伍沾德,希望他筹资500万港币,先行购买设备准备生产。伍淑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爸爸当时想了一会儿说,我们都是华侨的后代,非常尊重邓小平先生,也觉得他说话算数。我先回香港筹500万港币,然后我们再等你们通知。爸爸就跟局长握握手,我们没有签任何的委托协议,民航局也没有给我们任何书面的东西。就是握握手,一言为定。”

得益于1979年7月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配餐公司的筹建步伐进一步加快。1980年4月,国家正式批准了中外合资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1980年5月1日,北京航食挂牌成立,投资双方分别为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出资300万元,占股51%;香港中国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出资288万元,占股49%。北京航食因享有“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的批准文件编号,被誉为“001号合资企业”。至此,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孕育而生、扬帆起航。

合资之初,北京航食从香港引进了现代管理模式和会计制度,这让职工们很不适应。他们不仅要接受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技术、理念,还要经受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冲击。那时的职工习惯了大锅饭、平均主义,面对诸如上班打卡这类新鲜事物,大家议论纷纷,有不解、有疑惑,还有愤慨,甚至引发了一场“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激烈交锋”。后来通过党组织积极开展活动,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党员统一认识,也进一步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逐步适应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1980年和1981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曾两次对北京航食的餐食和用水等12个项目进行抽查化验,均给予“卫生标准高”的肯定,公司业务量随之快速增长。

目前北京航食为40多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降的中外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每年都会有近4000万人次的旅客品尝该公司提供的餐食。▲

猜你喜欢
中国民航餐食合资企业
飞机餐调整,票价应联动响应
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民航法律英译实践中的应用
中国民航管理安全现状探讨
世界银行:可持续的学校餐食计划要避免“一刀切”
中国铁建将在阿尔及利亚成立合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