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从妈妈的味道开始

2019-01-24 01:30樊雪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9年1期
关键词:食育礼仪食材

樊雪

食育,从字面上看,是饮食教育的意思。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日常的一餐一饭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着许多可以深究的道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就是“生活即教育”,我覺得这便是教育的本真,尤其对学龄前幼儿来说。

食育,最直观的层面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让孩子了解食物的构成、营养,学会均衡膳食搭配,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除了营养层面的食育,诸如我们怎样烹饪食物、和谁一起进餐、我们是如何获取食材的、食材是怎样生长的等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究的。当我们对食物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后,我们就会对餐桌礼仪、饮食文化产生兴趣,直至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都会有全新的认识。

近年来,食育的理念从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一直到内地,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崇。“食育”的概念最早是日本人提出的,我们在各种媒体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日本孩子从小注重就餐礼仪等报道,对食物抱有的态度,其实也反映出一个人看待事物的价值观。

我一直记得我们杂志老主编任雪蕊老师说的“许多传统民俗是通过妈妈传承下来的”,事实上,家庭中情感的纽带、爱的传递也往往在一日三餐中潜移默化。饮食教育既是重要的家庭教育,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在“食育”上特别有心得的妈妈来分享她们的故事;任雪蕊老师不仅是美食家,更对食育有很深的心得,曾经亲自开办过一次公益性的生活教育夏令营,我们也请她和读者分享她的思考。

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那么,我们的食育,就从自己动手给孩子做美食开始吧!

猜你喜欢
食育礼仪食材
我是“食育”小画家
巧用食材铺“地锦”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链农:搞定食材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