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时代启示
——基于《反对本本主义》的理论思考

2019-01-26 05:59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时代思想研究

胡 可

(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和典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结晶。毛泽东一生最重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是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在革命实践中也留下了数不清的光辉实例。《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的经典名篇,形成于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中,在当时敌我斗争十分尖锐,教条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毛泽东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在当时可谓是开天辟地的观点,这篇文章也因此在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在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决策层存在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现象,教条主义充斥党内,党的事业和红军的前途都岌岌可危。在这个大环境下,《反对本本主义》针对红军中思想不统一,教条主义盛行等情况,直接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而精辟地阐述了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研究中通常存在的问题和调查研究的方法等内容。本文以《反对本本主义》为切入,具体学习阐述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

一、历史背景

毛泽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他个人在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多次进行调研,据统计,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可以说,我们党的调查研究传统和作风,正是在他的倡导和表率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亲身践行调查研究之外,毛泽东同志更是对调查研究给出了系统性的理论性的思考,这种思考集中反映在了1930年写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原名《调查工作》。此文写作正是毛泽东在作寻乌调查期间。《反对本本主义》是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强调了调查研究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革命工作、革命实践而写就的文章,也成为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文章中出现了党内耳熟能详的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在它的先头”等鲜明有力的论断。在调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毛泽东特别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等观点,认为只有调查研究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在当时尖锐严峻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形势下,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理论上开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光辉。这些开天辟地的思想和观点,对当时和之后的革命发展无疑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调查研究绝非为了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它是有着鲜明的目的导向的,是面向着极为清晰的实际需求的。我们党的调查研究绝非书斋式的清谈,不是以空对空的思辨游戏,而是紧密结合党在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问题。

我们党所开创的事业,是从来没有人实践过的历史伟业,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必然需要承担前所未有的重担,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波折。一言以蔽之,道路是光明的,前途是曲折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很多本本中所没有记载的新问题,一旦碰到了这些问题,党员干部们究竟是凭着主观的想法、或是一些枝节鳞爪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还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抑或是认真从实践中听取意见、找准规律、解决问题,这些绝不是个人修养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二)调查研究中通常存在的问题

调查研究和我们平常的工作一样,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个体性的,但是有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对这类问题,我们应该予以重视。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严厉指出,在革命斗争的环境下,有很多依赖书本、言必称书本指示的所谓共产党员,有些在斗争实践中沦为反革命,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这些人表面看上去也很讲究调查研究,言必称书本,行必谈指示,看上去似乎具有很严谨扎实的调查研究作风,在群众中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但这种世界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是不相容的。

毛泽东清楚地指出,不管是领导机关的指示还是书本的知识,它们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灵活的而非僵化的。如果用这种僵化死板的标准去看待活的指示和知识,就会陷入到主观主义的怪圈中去,不能真正领会和落实这些指示和知识。对于领导的指示和书本中的知识,我们不需要复读机式的领导干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吃透指示的精神目的、吃透知识的来龙去脉,在这个基础上坚决落实的党员干部。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根据当时中央苏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谈到了要讨论式调查、向什么人调查、调查需要的人数、调查的纲目、亲自出马、深入调查和自己做记录等七个方面。这些方法在当时苏区革命斗争的大环境下,针对调查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需求,十分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同时,毛泽东指出,调查研究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以具体的社情民情为出发点、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确定。合适的调查研究方法,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都必须深入群众。如果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调查研究方法的尺度,不能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据群众的所思所想进行调查研究,那么再“先进”的研究方法,都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都是无法产生预期效果的。

三、时代启示

(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大中小问题。在新时代学习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

尽管调查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调查研究是有的放矢。最终评价调查研究关键看目的、看疗效、看工作中的实际效果,如果一个调查研究对最终问题的解决产生了实效,那么调查研究的方向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方向就出了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有所区别,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也相应有所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军事斗争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土地改革和白区斗争的问题聚焦。建国后,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在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则汇聚于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领域的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则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把握好新时代的问题,找好新时代的调研对象。扶贫攻坚、生态环保、富民强军,一切和新时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有关的问题和矛盾,都可以并且应该作为我们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目标。

(二)发扬传统,践行真知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成为先进的理论,并不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而来的,是一代代共产主义者,薪火相传、沐风栉雨、砥砺前行,深入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最终形成符合历史潮流、深得群众拥护的科学理论。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严谨扎实的调查研究之风,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习传承发扬传统,在扎实的调研和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吃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真正深入结合实际情况调查研究,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践中把理论和政策落到实处。全身心的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踏实勤恳地解决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而不可做毛泽东口中所说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样的人。

(三)注重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清晰正确的目的,注意避免经常发生的问题,也需要有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决定调查研究的效率和成果,毛泽东很早就提到过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不讲究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也就没有办法真正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所谈到的传统的调查研究方式并没有过时,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扬继承。而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新的技术手段的进步,调查研究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调查、统计抽样、问卷调查等新的商业调查研究方式层出不穷。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把新的科技手段进展同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着眼全局、多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路径。

结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这些朴素的话语影响了几代党的各级干部,对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业发展起到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扬调查研究之风,踏踏实实研究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尤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讲话中,就专门谈到调查研究工作,将调查研究定位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大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重视建立和完善制度,确保调查研究工作的经常化开展。可见深刻掌握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性。

总之,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新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复杂多变的新的挑战,重温经典名篇,学习掌握其调查研究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当前形势,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地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时代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