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线谋福利促治理 推动民政重点工作落地

2019-01-26 21:05
中国民政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政社工救助

黑龙江省民政厅深刻领会2019年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上黄树贤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新时代“三最一专”民政职能定位的部署要求,围绕“兜底、扩面、提标”的工作目标,继续深化实化细化“抓学习提素质、抓管理夯基础、抓改革求突破、抓保障惠民生、抓作风强队伍”基本思路,认真谋划2019年工作,提出十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救助体系,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将低保和临时救助政策向边境地区倾斜,推进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完善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政策,继续开展以“六精准”为载体的城乡低保专项治理,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深度和强度,鼓励县级建立社会救助容错纠错机制,探索社会救助发展新路径。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养老事业投入,完成30个养老机构消防改造工作,推进全省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和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支持边境地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措施,完善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做好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后的衔接工作。三是健全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能力水平。全面落实《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优化调整省级儿童保障服务和救助保护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和成员职能,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督导足额落实孤儿生活费新标准,推动儿童福利服务和关爱保护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儿童服务保障工作能力建设。四是典型示范带动,不断夯实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引导做好第四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围绕乡村振兴探索推行“多村一社区”模式,推进100个村民自治试点,指导全省第六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推进全省村(居)委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五是管理服务并重,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作用,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培育行业协会商会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严格控制特殊类社会组织准入,实现特殊类社会组织日常检查全覆盖,重点打造农村社区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社会智库典型。六是科学规划统筹,推动区划地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起草《黑龙江省行政区划管理办法》,创新地名管理工作,大力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和数据库建设,切实提高地名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地名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做好平安边界创建和省内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七是突出改革引领,提升社会事务服务和残疾人福利水平。推进中心乡镇骨灰寄存设施建设、环保型火化设施更新改造,开展全省殡葬领域行风整顿,推进殡葬服务机构去民营化工作,制定完善全省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将涉外婚姻登记权限下放到各市(地),做好残疾两补信息系统全省上线工作,精准实施“福康工程”“龙江爱心助残工程”两项社会兜底服务工程。八是强化激励引导,推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加快发展。协调解决全省社会工作及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遇到的跨部门、跨行业难点问题,完善社工人才评价机制,加大社工岗位设置力度,推广持证社区社会工作者专项补贴(津贴)制度,完善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制度。九是推动资源整合,全面提升民政部门履职尽职能力。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培养,加快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和民政立法进程,就《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和即将出台的《殡葬管理条例》启动推进省级配套实施办法,加快民政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进度,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宣传,关心培养基层一线民政干部。十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开创民政系统党的建设新局面。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民政干部队伍,加强对低保、殡葬、福彩公益金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加大内部巡察力度,在全省民政系统开展流程再造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民政社工救助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青春社工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救助小猫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