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阳:编密织实社会保障托底安全网

2019-01-26 21:05
中国民政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政局民政核查

2018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民政局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保障政策,按照“落实一项机制、做好两项核查、服务三类群体、完善四项措施”的“1234”工作思路,抓好各项民生保障政策落实。

落实“一门受理”机制,确保兜底及时。县政府出台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县民政局制定下发了《临时救助资金审批办法》,对救助对象、救助金额、审批办法进行了明确。为方便群众申请临时救助,全县各乡镇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一站式”受理窗口。2018年共救助困难群众2676人次,发放救助金165.96万元。同时为乡镇拨付临时救助资金169万元,确保临时救助工作扎实开展。

做好两项核查,实现救助对象精准。汝阳县按照“一学三审”的核查办法先后于2018年3月、5月两次开展了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对象核查和精准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县、乡、村层层召开会议,发放民政扶贫兜底政策宣传手册2万份,县民政局组织人员到乡到村指导,宣讲政策。二是分类核查。县政府、县民政局先后两次专门下发文件,安排全县29个深度贫困村、未脱贫村兜底排查和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县民政、卫生、残联先后派出106人次核查组走村入户逐人核实政策落实情况。三是建立四个核查工作台账。对全县去年建档立卡“回头看”中未纳入低保及新增未纳入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核查;对近一年来曾提交申请但未获得审批纳入低保的家庭要进行复核;对近一年来动态管理中已退出低保的家庭进行复核;对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中的低保对象进行复核。四是确保实效。每次核查都责任到村、责任到人,核查结果和整改情况都以书面形式由主管领导签字后上报县民政局备案。

服务好三类群体,确保各类政策全面落实。2018年,通过进一步落实幸福计划,健全贫困村各项基础设施,推动留守、失能重残和普通群众等三类群体生活水平提高:一是服务好留守群体。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投资621.83万元高标准建设农村老年幸福院19个;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全部落实监护责任并签订监护责任确认书;积极做好留守儿童防溺水监护排查,签订“防溺水”监护责任书2300份,确保监护责任落实到位。二是服务好失能和重残群体。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对全县所有特困老人进行失能、半失能鉴定,全面落实特困老人和困难老人护理补贴,为2759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发放护理补贴340.65万元。三是服务好普通群众。投资2683万元开工建设村级社区服务中心46个,为群众办事、医疗、文化活动提供服务。

完善四项措施,编密织实社会保障托底安全网。汝阳县通过完善四项措施,不断编密织实社会保障托底安全网。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兜底责任。县政府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民政、扶贫、卫生等部门责任。同时,县民政局成立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建立了兜底保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工作运行机制,确保规范办理。汝阳县依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将低保、特困人员、优抚、社会组织、婚姻登记、老龄等12项工作实行标准化、程序化办理;同时下发了临时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最低生活保障民主评议办法等文件,明确各类保障对象申请办理的责任主体和程序标准,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建立核查机制,做到动态管理。县民政局下发《关于建立各类民政对象定期核查制度的通知》文件。同时坚持全部做到与扶贫、残联、社保、卫生等部门的动态核查,确保及时、精准、兜底到位。四是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违规现象发生。既充分发挥局纪检组作用,又强化兜底保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信访监督。

猜你喜欢
民政局民政核查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社会组织变更登记的主要法律问题——董某某不服某县民政局行政登记行政诉讼案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GOTANSWERS (BUT YOUPRO BABLYWON’TLIKE THEM)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