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01-26 10:20赵星海周振起魏春明贺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赵星海 周振起 魏春明 贺楠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十二五”、“十三五”提出的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总体要求,依托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教改项目的研究平台,分析了当前我校本科教学环节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提升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人才教育培养质量,对我校后续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025-02

拔尖创新人才是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的重要教育环节,侧重于理论教育,以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是学术型研究生的主要来源。目前,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对应的培养制度也趋于完善。但在培养模式环节,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创新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培养方式与就业意向脱节、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等。现阶段,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我校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我校教学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

1.存在问题。对于我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首先解决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例如我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①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②针对未来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同时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③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很显然,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现阶段高等教育大环境而提出的,但并不适应当前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和需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

2.改进方法。首先,应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相关学科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其次,鼓励广大教学名师、教学标兵和品学兼优的学生走出校门,进行深度的教学环节体验和调研,并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给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和方案。最后,应充分调动一线青年教师和学生,对培养目标与定位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征求意见,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人才培养改革

本文从三方面对人才培养过程改革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生源选拔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师培养方面,实践训练方面。

1.生源选拔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生源是关键。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考规模的迅速扩大,各招生单位在生源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把优秀的学生吸引进来,如何留住本校的优秀学生后续深造,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源的选拔机制。首先,应结合学校的行业特色和发展前景,加大宣传力度,应让学生在择校填报志愿时能准确、快速地了解学校的专业优势和日后广阔的就业发展前景。该方面,应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行业和社会的影响力,加大对母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优秀学生熟悉学校。其次,应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对于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应及早实现自主招生,并制定相关的学生综合能力考核制度。在生源选拔过程中应能全方位和多角度考查学生,应能体现学生整体综合能力(如邏辑、思维、判断、动手能力等方面),避免出现一考定终生和高分低能的情况发生。

2.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师培养方面。对现行的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改进原有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建立全新的且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框架,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如:课程设置可以用模块理念进行设计,建立“专业核心模块”、“专题整合模块”和“交叉学科模块”三大模块,既能体现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又能反映专业知识的博大和前沿,还能体现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

学生通过四年对三大模块的学习,可给学生提供个性的知识空间,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以致用,更有利学生打破学科的界限,构建自己的跨学科知识结构网,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及整合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此外,针对上述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还应要求专任教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思维定式,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整合、完善和补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学会利用自身科研成果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要加大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每年定期指派青年教师去国外知名大学做访问学者,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实践训练方面。目前,我校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主要为专任教师的科研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等,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所占比例极低,且缺乏企业提供的具有针对应用对象的实践训练项目,也缺乏校际之间的合作实践训练项目,国际交流的实践训练项目更是稀缺。此外,校内针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交流氛围也不够浓厚,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也较少,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情况下,更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保证实践训练的效果。

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训练是指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技能,培养和训练其独立担负科学研究能力的过程。作为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科研训练与理论知识应用应贯穿于学生培养过程的始终,对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将实践训练环节的内容、目标、要求等列入拔尖创新人才的个人培养计划中,使实践训练环节的实施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考核规定,保障实践训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后,丰富学生实践训练的形式,除传统的实验、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和设计等,还应多举办学术报告、论坛,开设与实践训练内容相关的科学专题讲座。

三、結语

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是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改革课题为依托,从生源选拔、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师培养及实践训练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改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日后工作必须的业务能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坚持不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业务素质才能达到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星海,刘洪宪,周振起,等.“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建设与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104,108.

[2]陈新忠,未增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48-52.

[3]何雄.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3):14-16.

[4]杨文强,马云阔.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200-202.

Abstract:Based on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the 12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f our school,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platform of the key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of Jilin Provincial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our undergraduate teaching,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training of educa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aining of education.

Key words:outstanding talents;innovative talents;higher education;training mode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