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施工招投标中的有效利用

2019-01-27 01:10葛玉超
质量与市场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分析法投标指标体系

■葛玉超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引 言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层次分析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属性和达成的目标作为基础,整理所有可能对目标达成产生影响的因素,按照因素之间存在的连续、隶属关系、逻辑关系等进行层次划分,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与此同时,使用量化模式进行每个层次因素的重要性判断,从而产生判断矩阵。然后以判断矩阵作为应用基础,进行数学计算,得出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权数,并使用重要性权数大小表示方案优劣程度。在招投标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一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应用效果。

1 层次分析法应用原理解析

通过总结分析,层次分析法属于一种系统化的分析方法,以少量数据作为研究基础,相对较为简洁实用。但是由于定性分析产生的成分和指标较多,一些权重判断过程中存在准确性较差的问题,且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困难较多,从而导致层次分析法越发区间化和模糊化。总体而言,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层次分析法使用必须与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对象具有较强的契合性,这样才能体现研究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不能一概而论,盲目借鉴[1];其二,层次分析法应注重层次划分合理,因素选择正确、适当,否则难以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如果因素选择过多,则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影响效率。如果因素选择过少,则会导致分析不够全面,难以正确得出合理的结论;其三,因素权数确定应选择有效的方法,避免因权数大小不准确,影响结果公信力。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九级标度法进行权数确定[2]。除此以外,在实践过程中,对于项目招投标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确定,可以组建相应的专家团队,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给出专家意见,增强评价指标选择和权数确定的合理性。

2 层次分析法在施工招标中的应用设计

2.1 案例介绍

某高校计划建设科技楼,主要用于项目研发、实验教学等工作的开展,总计地上22层,地下2层,副楼5层,将主楼地下一层与副楼连接在一起,占地面积总计2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209平方米,全楼计划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控,全面网络覆盖。对于整座建筑的弱电系统建设较为重视,计划在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设备调试验收等环节进行施工招标,具体工作由当地较为知名的招投标公司代理实施。

2.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本次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思想如下:其一,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反映投标方本质特征,质量和数量均满足要求,综合反映投标方的实力;其二,以权重作为指标重要性判定依据,且评价指标之间应具有不相容的关系,降低工作复杂性;其三,有效使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并多次进行指标筛选,分清主次关系,建立指标集合。具体的指标筛选方法可以使用Delphi方法、极小极大离方差法、最小均方差法等[3]。通过实践研究,对于本次的案例项目,关键的评价指标为方案响应性评价、商务水平、施工能力和水平、施工价格;其四,对于上述的四个关键指标进行细分,形成多个指标,用于对其进行反映、解释和评价。通常情况下,一些细分的指标更容易判断、获取。

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上述得出的案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编码设置和细分,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B1-B4属于一级指标,采用专家评价的模式,聘请建设方人员、招投标专业人士、工程建设人士等,总计5人,组成专家团队,进行指标权重确定,得出(Pi,i=1,2,3,4,5),λi=(a,b,c,d,e)。每个专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程项目特点选四个指标中相对重要的三个指标,并依据λi=(a,b,c,d,e)确定相对较为重要的指标在项目中具体数值,实现量化分析,经过计算得出结果如下所示:B1=0.73,B2=0.86,B3=0.65,B4=0.75。对其展开有序关系计算,选择区间转化值点,具体使用r来表示,得出每个转化值的权重系数,即B1=0.215,B2=0.351,B3=0.143,B4=0.291。

上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属于一种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问卷调研的模式,以5分制为准则,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打分,3分为基本满足要求,低于3分则不可取,从而实现评价指标地再次优化。本次研究对于上述指标进行问卷调研,打分结果如下:各指标得分均在3分以上,投标方注册资本得分最低,为3.2分。证明所有指标选择合理,且增加评价指标体系的公信力。在二级指标计算过程中,方法与一级指标相同,但指标间的序关系发生变化,以B1为例,需求响应指标权重为0.445,性价比则为0.554。按照这一方法,可以对B2,B3,B4的权重进行计算。三级指标也可以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权重计算。完成所有指标权重计算工作之后,计算三级指标综合权重,根据综合权重进行相关方的评价和评定,选择最佳“合作伙伴”。

3 层次分析法在施工投标中的应用设计

3.1 建立投标决策指标体系

进行投标决策指标体系设置,具体的思路、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与招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一致性。但由于投标方与招标方的角色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存在差异化,通常以经济利益对大化为目标,因此,投标选取的指标与招标选取的指标不同,具体包括承包商情况、竞争对手情况、项目实际情况、业主方情况、项目用地等五个方面,每一个指标皆可以影响投标方经济效益、投标意向强弱、是否便于开展施工工作等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大指标则会受到每个小指标影响[4]。其中,项目自身情况受到预期利润、质量与工期要求、投资金额、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影响;项目地点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业主方则搜到自身价值定位、建设目标、管理能力、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承包商则会受到自身实力、技术水平、经验、工作量等影响。除此以外,在竞争方面,如果竞争对手资质较高、实力较强、投资意向较大,其他投标方则会采取降低投标价格的模式,增加自身的优势,从而影响经济效益[5]。尤其是一些招标企业,以价格最低作为评标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标方通过降价获得项目的意愿。本次研究认为,投标决策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相关投标方做好项目调研,详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自身情况,通过波特五力分析、SWOT分析等得出投标面临的环境,作为决策依据,这样更有利于决策制定合理性的提升,竞标成功。

3.2 层次分析法实践应用设计

例如,某一个施工单位,进行自身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方面评价之后,拟定a项目=社区医院、b项目=学校食堂、c项目=银行办公楼,总计三个项目作为其选择目标。首先,分析业主因素,a项目属于新建项目,社会知名度较低,资金存在困难;b项目业主为学校,社会性较强,贷款较为容易,资金压力较小;c项目业主为银行,社会知名度高,资金压力较小。然后,分析项目技术难度,公司的技术水平能够满足要求,三个项目皆可以完成,但相对而言,银行办公楼项目要求较高,结构复杂,安保设施施工难度大;对比分析项目地点,与施工单位不在一个城市、或者处于一些道路险峻、自然环境复杂区域的项目,施工便利性较差,还需要增加响应的保障性投入,b项目则属于这一类项目;从承包方角度分析,应尽量选择便于施工的项目,资金压力较小,社会反响较高,能够成为一种形象和标志,为企业品牌建立提供支持,投标可行性较高;在竞争对手方面,主要有4家,但相对而言,案例施工单位知名度较高,具有优势。采取招标过程中指标权重计算的方法,计算得出五个因素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方面的权重,并根据综合权重的计量结果评价施工单位投标的优劣势,选择“最佳”、“最适宜”的项目。由此可见,通过层次分析法的有效使用,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进行影响因素确定,按照归属排列次序,确定指标权重,选择项目,降低其施工风险,提高其实际收益。

结 论

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应用于施工招投标之中,对于招标方和投标方而言,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帮助其选择最佳的“合作对象”,从自身的角度,提高其实际收益。因此,必须加强这一方法的应用,注重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数确定,保证评价工作客观、简洁、全面、科学、可行,为整个招投标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分析法投标指标体系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高质量编制钢结构投标施组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