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技术支撑体系

2019-01-28 10:38刘帆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

文/刘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事务的不断增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必须有效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努力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

然而,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好的舆论宣传。面对新的国际形势,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不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我国的媒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内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对外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事实上,在对内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自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无论是中央媒体、区域媒体、行业媒体自身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还是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推进,都已取得巨大的成果。然而,在对外打造国际传播能力方面,除了我国的几大外宣媒体单位拥有一定的基础,其他媒体单位无论是在国际传播思维方面,还是在国际传播人才引进方面均存在欠缺。尤其是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在对外交流、对外投资、对外合作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多,国际传播已经不单单是几大外宣单位的职责,各省、各市、各县均需要考虑国际传播的问题,而这也对我们的地方媒体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传播能力的打造,不是把网站变成多语种或者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国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开通账号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国际传播支撑体系,从传播思维、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全面保障。在传播思维方面,我们不能以内宣的思维做外宣,而是需要以各个国家民众的思维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制定科学的传播策略;在传播内容方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国内的宣传内容快速翻译后直接进行传播,而是需要真正了解国外民众的关注点,生产有针对性的内容;在传播渠道方面,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国外现成的传播渠道,而是需要多条腿走路,打造属于自己的国际传播平台。

无论是传播思维的转型升级,传播内容的针对性生产,还是传播渠道的全新打造,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如何在新形势下打造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技术支撑体系是当前各级媒体单位开展国际传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的传播环境、传播渠道、传播形态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媒体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舆论形势,我国媒体单位纷纷利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助力媒体生产由融合媒体向智能媒体转型升级。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新技术构建国际传播技术支撑体系呢?中国日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下属单位)、人民日报社先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017年,中国日报社以社交媒体精准传播为主线,开展了媒体大数据应用平台项目。平台基于全球云计算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全面采集、汇聚、分析来自Facebook、Twitter、微博以及全球重要新闻网站的数据,实现全球热点发现追踪、专题事件多维分析、重要实体自动识别、多维用户画像构建、优质内容精准推荐等核心功能,从精准传播的角度出发,实时发现当前关注中国的社交媒体账号,分析账号主体的基本情况与关注方向,进一步利用智能匹配算法推荐相应的内容,从而让其关注中国日报的社交媒体账号,扩大中国日报的海外影响力,进一步为中国日报社全球舆论宣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8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以辅助构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网络为主线开展了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项目。平台基于全球主流新闻/政务/交流合作网站、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百科(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智库等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构建了大数据资源中心、智能分析中心以及信息服务中心。平台以服务外宣业务为导向,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全球热点事件与热点人物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有效掌握国际舆论最新动态,并实时关注 “一带一路”等重大专题在国际上的舆论情况,进一步利用知识图谱辅助构建我国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2019年,人民日报社以打造国际传播能力为主线,开展了国际传播能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一方面,建立全球传输网络,增加人民日报社国内、国外分社技术装备,提高国际新闻信息采集能力和实时移动传输能力;另一方面,人民日报积极推进深度融合、视频优先、资源共享,将当前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赋能各业务环节,加快报社数字化转型,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紧跟国际热点和突发事件,主动设置议题,在国际重大事件报道中及时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人民日报社的国际传播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传播机构打下坚实基础。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媒体行业的IT服务国家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了上述三个项目的建设,对我国媒体单位如何打造国际传播技术支撑体系具有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认识:1、国际传播能力的打造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选择合适的业务应用场景,切实解决目前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2、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反复验证,确保能够满足应用场景的要求,避免出现技术与场景不匹配的情况;3、数据资源是技术支撑体系的基础,需要有效保障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与稳定性,从而为不同场景的数据分析提供支撑;4、国际传播需要有理论作为支撑,在什么时间由谁传播什么内容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无论是出于习总书记对于国际传播的要求,还是自身对于国际传播的现实需要,各级媒体单位都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国际传播,而利用新技术打造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技术支撑体系是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未来,太极希望能够将服务中央外宣单位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经验向更多的媒体合作伙伴进行分享,并以优质的服务推动我国媒体行业持续不断的转型升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探究
组合式钢立柱独立支撑体系在地下室后浇带中的应用
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高校“一带一路”研究的信息需求和资源支撑体系构建
我国零售业发展困境转型升级路径及支撑体系研究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