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学医院对临床实习生小讲课意向的调查及思考

2019-01-28 22:18施方也斯友良胡少捷
浙江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习生医患科室

施方也,斯友良,胡少捷,刘 莲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3)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业的最后阶段,也是医学院校教育阶段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是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的关键时期,实习成效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同时,实习成效直接反映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教学水平,关系到医院声誉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1]。临床实习教学中,临床实习小讲课是实习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对解放军第903医院实习生小讲课情况进行调查,探讨适合教学医院临床实习生的小讲课内容、模式,提升医院临床教学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此次研究选取解放军第903医院2015-2017年度临床实习生共282名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自编调查问卷282份,回收问卷276份,回收率97.9%,其中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100%。参与调查的276名实习生中,男生154人(55.80%),女生122人(44.20%),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110人(39.86%),药学专业53人(19.20%),医学影像学专业38人(13.77%),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8人(17.39%),口腔医学专业9人(3.26%),其他专业18人(6.52%)。本科生237人(85.86%),大专生39人(14.14%)。同时调取医院同期开展的实习生岗前培训、集中授课培训、技能操作培训等相关数据作为参考依据。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实习生小讲课意向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自编问卷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实习生的基本情况,如学校、专业等,第二部分为实习小讲课相关内容,所有问题选项均为多选[2]。对医院实习教育管理者及各科室教学秘书进行访谈,调取科室2015-2017年实习生教育相关资料。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描述性分析法。

2 结果

2.1 临床实习生意向的小讲课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在276人中有245人(88.9%)选择了临床理论知识,242人(87.7%)选择了临床操作技能,233人(84.4%)选择了临床思维方法,159人(57.6%)选择了基础医学知识,149人(53.9%)选择了医德医风与相关法律法规,121人(43.7%)选择了行为和社会科学知识,95人(34.6%)选择了医患沟通技巧,65人(23.5%)选择了医学伦理学。

2.2 临床实习生意向的小讲课模式

调查结果显示,有202人(73.1%)选择了病例导向性讲课模式,186人(67.3%)选择了问题导向性的讲课模式,126人(45.5%)选择了传统课堂讲课模式,有7人(2.5%)选择了其他讲课模式。

2.3 临床实习生意向的小讲课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有224(81.3%)人倾向于手机终端的讲课学习,209(75.6%)人倾向于网络化课程学习,193(70.1%)人选择了面授,没有人选择其他方式。

2.4 实习生参加实习小讲课的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245名(88.9%)学生参加实习小讲课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137名(49.7%)学生是为了能顺利毕业,131名(47.3%)学生是为了就业,没有人选择其他目的。

3 讨论

3.1 以临床实习大纲为基础,拓宽小讲课知识面

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实习生选择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思维方法,而选择基础医学知识、医德医风与相关法律法规、行为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也不在少数,还有部分实习生选择了医患沟通技巧和医学伦理学。一方面,实习生对临床小讲课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是满足于获取大纲知识,希望能更深入更细致地学习基础医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实习生对医德医风、法律法规、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实习生的法律观念逐渐增强,对医患的权责规范也更为关注。

结合医院同期开展的培训情况看,医院的培训主要以临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思维方法为主,偶有基础医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讲课,医院虽开展年度医德医风教育,但针对实习生开展的法律法规、医患沟通技巧、医学伦理等小讲课较少。因此,今后医院应该在继续丰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补齐短板,适当增加法律法规、医患沟通、医学伦理课程,拓宽小讲课范围。

3.2 以实习生需求为导向,促进讲课模式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传统课堂讲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习生的日常学习需求,以问题为基础的讲课模式、以病例为基础的讲课模式更能为实习生所喜爱。以问题为基础的讲课模式主要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其实质是围绕学生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从讨论中探讨及获得答案,可以锻炼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则是以临床病案讨论为主要方式,实现从疾病到症状的教科书思维模式向症状到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转变,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3]。

访谈发现,医院目前实行的小讲课主要是以传统课堂讲课模式为主,这种模式下实习生的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医院应设法改进讲课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学生主动搜集资料、主动思考环节,推动各科室临床带教老师积极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讲课模式和以病例为基础的讲课模式。

3.3 以创新教学方式为抓手,实现多种形式教学

本次调查显示,选择手机终端、网络学习作为讲课方式的实习生占比明显高于其他。手机终端、网络学习异军突起,成为临床实习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网络及手机终端学习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认可及应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地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还可以自主安排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推广手机终端、网络学习,随时随地满足实习生学习需求,能够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调查显示,医院大部分专科都较少使用手机终端、网络学习的讲课方式,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录制教学视频、后期剪辑等需要花较多时间和精力,也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组织执行,推广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是录制的视频或直播对信息网络要求比较高,科室及实习生宿舍往往达不到要求,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医院后期将从教学硬件和软件入手,提高教职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教学方式。

3.4 以强化主动学习意识为目的,提高学习参与率

问卷调查发现,选择为了顺利毕业与就业而参加小讲课的学生不少,与科室教学秘书、带教老师座谈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临床技能和能力的学习锻炼[1]。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多数医学生在就业、实习之间的时间冲突问题,合理调整实习时间、实习科室,排轮转表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合理安排轮转时间,对意向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和招聘信息,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就业压力对实习成效产生的影响。

3.5 健全出入科考核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室工作制度、实习带教制度、教学查房制度、实习生考核制度等[4]。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建立科学、系统的日常考核机制与出入科考核制度,结合实习生日常医患沟通技巧、职业道德、临床能力等做出的综合评估[5],建立一支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6]。医院实习带教师资实行考核后持证上岗制度,即科室选送,医院考核,持证上岗。定期组织教学活动和师资培训,邀请知名院校专家来传授教学经验及技巧,经常开展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现场观摩等培训交流,培养教师带教兴趣,丰富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技巧,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本调查选取解放军第903医院为调查背景,因该院为部队医院,教学管理与其他医院可能存有差异,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实习生医患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