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份儿童发展评估表说起

2019-01-29 14:53余碧君
早期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起跑线技巧动作

余碧君

近期,我有机会看到了一份香港某幼儿园的“儿童发展评估表”,评估的对象是两岁到三岁的儿童。

这份“儿童发展评估表”共三页。第一页是儿童基本信息及在园生活照片,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等等。第二和第三页是评估内容及等级。

评估内容共有六大项。由于该班是双语班,故其中的语文又分为中文和英文。

语文(中文),包含聆听和说话、阅读和书写两大块内容。聆听和说话包含五项内容:1.明白及依从指示;2.喜爱聆听故事;3.用说话表达自己;4.简单回应别人的问题;5.说出图片中熟悉的事物。阅读和书写包含三项内容:1.喜爱阅读图书;2.画出简单线条;3.以涂鸦表达想法。

语文(英文)共五条:1.能回应简单指示;2.利用文字去沟通;3.在环境中能认出声音;4.表现出处理书本应有的技巧;5.跟从指示、标记去书写。

数学,包括数字、形状和空间、数据处理三大块内容。数字包含两项内容:1.认识1~6 的数量,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实物数数;2.辨认数字1~6。形状和空间包含两项内容:1.简单排列概念;2.运用不同物件和材料探索形状。数据处理:能够用物件和图片去将资料分类及整理。

个人教育、社会教育及体育分为个人与社会教育、体育两大块内容。个人与社会教育包含自我概念和自理能力两个项目。其中,自我概念共两条:1.开始在行动中表现独立性;2.做事表现有信心。自理能力包含六条内容:1.洗手并擦干净;2.穿脱裤子;3.穿脱鞋子(注:每个儿童在园备有一双鞋,称为室内鞋。在每个班级门口有鞋柜和若干小凳子,每天早晨孩子自己到鞋柜找出自己的鞋子,换上后进教室,放学时再换一次);4.收拾物品;5.用餐具进食;6.自行背书包。体育包含精细动作技巧与大动作技巧两大块内容。前者含五个项目:1.穿珠技巧;2.扣纽扣技巧;3.钳握物品;4.执笔绘画;5.撕纸技巧。后者含六项内容:1.双脚向前跳;2.上楼梯;3.避过障碍物;4.平衡游戏;5.抛物技巧;6.接滚球。

社会学共有六项内容:1.表达自己的喜恶;2.主动跟熟悉的成人沟通;3.对同伴态度友善;4.懂得等候;5.持续参与活动;6.适应群体生活。

科学包含两项内容:1.主动探索四周环境事物;2.开始发展观察能力。

艺术包含六项内容:1.运用不同物料进行创作;2.喜爱涂画;3.喜爱展示自己的作品;4.喜爱参与音乐游戏;5.喜爱唱歌;6.配合韵律做动作。

评估等级:W 表示发展良好,L 表示在发展中。最后有中英文老师分别写的评语。

在全部六大项,51 个小项的评估内容中,语文占了13 项,占全部内容的25%以上。由于0~3 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该评估表突出了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高度关注。该评估还特别重视儿童的体育,其内容占了11项,超过评估总量的20%以上,且注重儿童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均衡发展。

该评估还注重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其内容在评估表中占了六条,每一条都是实实在在的、每天每个孩子要面对的内容。比如穿脱鞋子、自行背书包等。

该评价表让我最为欣赏的,是它的评估等级。它把评估等级分为发展良好和正在发展中两个层级。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这是第一次看到评估等级用的是正在进行时。绝大多数的评估都是结果,而“在发展中”代表了一个过程。

我们知道,每一个儿童的发展都不是同步的,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儿童动作发展好,可能语言发展迟缓一些,反之亦然。儿童个体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节奏,如果我们在进行某种评价时,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只是说明某种现象,并不能代表某种结论和结果。如该园对儿童数字认识的要求是1~6。当老师测试时,某个儿童只会认到5,也可能第二天他就会认到6了。因此,用一个“在发展中”来评价儿童是非常恰当的,也是非常客观和科学的。

在早期教育领域,有一种所谓的“起跑线”,甚至还宣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儿童发展理论来看,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同时他在某些方面的发展速度和进程也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发展有起跑线吗?哪一点可以确定为起跑线呢?成人又是依据什么来确定一个孩子的起跑线呢?这个话题可能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探讨。

猜你喜欢
起跑线技巧动作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宁征:“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动作描写要具体
提问的技巧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起跑线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