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在“微”问题中提升语文素养

2019-01-29 10:27李玉霞
卷宗 2019年3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李玉霞

摘 要: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形式,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它具有短小精悍、图文并茂、轻松有趣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采用合理的策略,既可以给学生提供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又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能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教育的进程已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极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同样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作为网络资源最基础、最生动、最形象的在线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形式,它以其个性化和新颖性特征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大胆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深入地研究这种新兴的课程形式,通过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和开发微课资源,采用合适的策略,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信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高效学习的空间。

1 精心选择,活化知识,激学习兴趣

1.1 选题重在“精”和“细”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而微课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学习热情也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录制每一节微课前,应该坚持整体把握教材,选题突出“精”和“细”,立足于學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考虑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录制相应的微课。不仅如此,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如“拼音标调规则”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知识点把微课设计定在“趣”字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直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先让学生发现复韵母的标调规律,再自行以编儿歌的形式总结复韵母的标调规则;对于学习能力一般或者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在课程导入部分进行一个说明将要讲解的是拼音标调规则,请先重温一下单韵母、复韵母以及声调等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在学习该微课前要做好的知识准备。不过不管是面对哪种层次学生的微课,都要启发学生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同时辅以闯关游戏,使学生尽可能利用已学知识去观察、去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较好体现,寓学于玩,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记住了标调规则。

微课设计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还要体现“微”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段特点,体现出直观性、形象性、活动性。如: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把单元导读的前置学习分层次制作成多个微课,如字词归类学习、课文阅读指引、课后知识延伸……让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中下层学生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就不会本末倒置,可以从语文基础知识下手,再在课堂上听取优等生的收获,慢慢地缩小与他们的差距;中等生和优等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对自己制订更高的目标。这样单元导读课的前置学习就可以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聚焦一个或多个语文知识点,从知识的引入、展开、深化到归纳总结,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预习目标。这样分层次地设计微课,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1.2 语言讲究“亮”和“快”

语文新课标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才是语文课要达成的核心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力求做到既有幽默的火花,又有严谨的弧光;既有稳重的态势,又有活泼的清韵;既有准确的解释,又有形象的描述;既有丰富的情感,又有深刻的启迪。而微课是学生从可视化的微课领域中进行碎片化学习,主要传播工具是教师的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更要达到高境界,要做到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最关键的是要语速快,快语速常常伴随着激情,激情富有感染力,感染力可以让学生更专注。所以,教师越热情,甚至是激情,越能吸引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将碎片化的学习在课余起到一个辅助教学、锦上添花的配角作用。

总之,一节好的微课设计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难点,以及新课标要求,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通过微课将相关知识难点反复地观看、学习,从而把教学重难点把握得更加透彻,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2 探索过程,引领参与,悟学习要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微课以学生为本,教师如果能在微课的录制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更能满足儿童心灵深处的需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打破传统,师生合作

现在大多数的微课还是以教师的授课讲解为主,虽然已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但学生在微课的录制中的角色作用与传统教学没什么区别。从微课完整化原则出发,教学中,为了凸显儿童化教学特点,加强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深化“教”“学”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尝试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考虑让学生参与。

例如,一节《“反问句”和“陈述句”转换》的微课,我们可以选择一名学生共同进行微课录制。教师让学生动口说发现,动笔进行转换,自己负责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讲解;或者,学生如果做好了预习和准备工作,在确保微课效率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尝试边做边讲解,跟同学分享自己掌握的转换方法,教师只要负责纠正学生的错误即可。又如《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节复习微课,可以先布置学生从学过的文章中找方法,然后由找到方法的学生依次总结录制而成,微课堂的内容来源于同伴的学习所获,孩子们学起来更有实效性。

通过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既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应的录制方法,又可以让他们借助录制体验,拓宽研究的范围。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要留心猎取知识点的意识。

2.2 搭建平台,交流收获

微课虽然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特色,但是作为教师,如果能搭建平台,让学生说起来,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学要比要求学生独立学习来得高明。比如,开展“微课知多少”“我与微课堂”“我想评论《XX》微课”等等活动。活动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收获,可以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供师生讨论解决,可以表达对微课内容个别调整的意见,可以鼓励学生多多评价微课的录制……这些活动一方面是教师获取学生反馈的重要渠道,只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才能在下一次的微课设计中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表达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微课形式中发挥的作用,真正感受到微课的魅力,从而逐渐形成主导微课的感觉,明白微课是为自己的学习提供便利的新型工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得言、得意,还要让学生得法。因此,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采用互幫互助的原则,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充分预习,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以小见大,巧妙过渡,引自主发展

短小精悍是微课的最大特点,也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很好地解决了许多没办法忽略的细小的疑难知识点,节省了课堂时间;无限重复循环播放是微课视频在线学习的优势之一。这一点,正好关注了学情的差异,满足了不少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的需求。所以,在目前的微课设计中,大部分微课集中在知识点的讲解上。然而,微课所希望做到的是见微知著,是以小见大,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教师向学生单向知识灌输上,而应该逐步向启发性、探究性的师生教学活动过渡。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合理地平衡探究性活动与师生互动所占用的微课时间。心理学、教育学表明,知识问题化、问题条理化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在设计微课《认识象形字》之前,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字理入手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做出相应的猜想“这些字像什么”“这些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然后教师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物和美丽的画,如“心”就是人的心脏,“风”则会让人联想到风吹柳树的画面等,与学生的猜想产生共鸣,从这些形象可感的事物,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既可以突破识字教学的难点,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运用到其他的生字学习中。

又如教会学生查字典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很多孩子在课堂上学习后很容易遗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设置情境,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练习,师生或生生对话等方法录制成微课,把枯燥的查字典学习采用丰富有趣的知识进行拓展教学,这样既能够完成探究性任务,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教师如果能够不断开发研究微课堂,多向学生介绍具有思考价值和探究空间的内容,微课堂便能成为学生解决传统课堂之外的学习问题的小课堂,成为学生自我拓展深入学习的推手和助力。

微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提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他们的个性能在共享微课的资源中得到张扬。要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职业素养,拓宽自己的教学途径,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寻求更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平台,由现在的“助教型”微课向“助学型”微课转变,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一个个“微”问题的探究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瑛.微课——网络时代的一种建构主义新型教学手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95.

[2]钟显添.“微课”小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67.

[3]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10):83.

[4]李沙沙.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趋势[J].成人教育. 2014(06):57.

[5]刘秀梅.谈网络环境下高师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J].教育探索. 2008(06):98.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