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登高》为例谈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9-01-30 05:33马开放
中学语文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夔州秋景美育

马开放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逐步受到各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表明素质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十分显著。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稳定有序的发展。对语文教师来讲美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项艰巨、长远的任务和使命。

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从内容的编排到思想情感的注入都融入了极强的美育元素。尤其是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它们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语文教师进行美育的最佳选择。笔者在此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浅议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一、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诗词中的美育内涵,创设诗歌鉴赏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多项思维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塑造,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知的同时,将这种能力提升到一个身心愉悦的精神层面,最终使学生身临其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情感互动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体验。

在教学杜甫的《登高》一诗时,老师在组织学生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解疏通诗歌内容,在诗人的引领下走进诗歌所描绘的夔州秋景。结合诗歌鉴赏的艺术手法,按照诗文中“由远及近,由仰视到俯视”的空间顺序,让学生从视角、听觉、感觉的角度来想象诗人客居夔州登高所见的秋景。学生通过反复吟咏词句,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疾风送高天,鸣猿哀清渚,白沙衬飞鸟,落木坠长江”等四幅夔州秋景画。

我们还可以用诵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登高》中的韵律美;通过诵读营造一种气势磅礴、情感激昂的语境美;通过诵读加强学生对内容美的理解;通过诵读引起学生与诗人共鸣的情感美;通过诵读强化学生对诗歌境界美的领悟。让学生走入诗文,在感受夔州美丽秋景的同时,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扩大想象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依托《登高》中的画面美和结构美,激发学生的感官审美兴趣,增强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此诗前四句内容与题目《登高》紧密相扣,是“登高”内涵的挖掘和延伸。诗人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入笔,直接展示了所处地域的特殊地貌,以特定的气候特征“风急”带动全文,再以“哀”字衬托猿鸣的特征,使读者从感官上产生一种透彻骨髓的寒意。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缓缓登上高处,寥廓无际的高空下,峡谷江畔悬崖峭壁中不时传来猿猴的哀鸣之声,令人顿生伤感恻隐之情。随后诗人又将视线投向江中的河滩,晶莹洁白的河沙静静躺在清澈的江水里,离群的水鸟鸣叫着,乘着山风在峡谷间追逐、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顺承第一句。诗人仰望萧萧飘落的木叶,俯视奔腾不息的江水,使诗人顿生岁月更替,报国无门的愁苦和感慨。诗句表面上是写纷纷而下的落木,奔腾不息的江河,实际上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和涌动。诗人像画家一样用他的工笔,将夔州的山形地貌,特有动物的声音,色彩、形态,以及传达出的意味充分融合,整个画面意境开阔,透射出的感情深沉苍凉,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精美无比,动态传神的夔州秋景图。

语句的结构整合也精巧无比,别有趣味。自然界事物中的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长江等天地造化之物的巧妙搭配令人叫绝。上下两联平仄分明,搭配自然,衔接紧密。全诗读来富有抑扬起伏、反复低回之感。经过诗人的才思酝酿,首颔两联,字字珠玑,在遣词造句和艺术表现方面达到了力透纸背、出神入化的境界。同时也为颈尾两联作者的抒情蓄势。

从整首诗的结构把握来看,“四联皆对,工稳谨饬”是《登高》的直观感觉。呈现景情“并列”式特点,“起承”为景,“转合”为情,即“起承—转合”并列,呈现出一种结构美;“工笔细描,声色俱全”字里行间中泼墨出一种绘画美;“大笔写意,横绝千古”写意中透射出一种书法美;学生在感受自然景色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旷远、开阔的意境中去,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以诗词中蕴含着的情感之美激发学生的人性美,培育学生敢于担当、报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同时也兼具情感教育。“诗由情生”,诗人情感的酝酿、抒发始终贯穿于整个诗文。诗人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登高》一文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的重阳节,诗人为躲避“安史之乱”从北方流落到南方,过着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生活。诗人写此诗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数年,但地方割据势力又兴风作浪,相互攻伐,面对飘摇的河山、遍野的哀鸿以及自己日渐衰弱的身体,诗人的感情油然而发。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便是诗人此时此刻处境真实而惨淡的写照。万里之遥,亲人音信杳杳。时至秋季,西风肃杀,万物凋零,一年时光将尽,人生已过暮年。重阳节至,余生如日薄西山,病痛染身饱受折磨,且一体多病苦不堪言。亲人离散,无人相伴,独自登台,放眼望去草木含悲,猿猴哀鸣,身同离群之鸟,浪迹于天地之间。颈联区区十四个字,字字含悲,八种悲意,层层不同。每一个字都是诗人内心悲苦的凝缩,更痛心的是这种悲惨的遭遇和心情却无处倾诉。纵观全诗,诗人眼前的自然景物在诗人的笔下浸染上一层悲凉的色彩。与其说是景物的凄凉导致诗人心情的苦悲,不如说是因为自己的痛苦遭遇而使得眼前的景物染上了层层悲意。眼前之悲景与内心之悲情互相映衬。可即使这样,身处困境的诗人依旧将他的情感厚植于他所钟爱的国家和人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诗人伤时抒怀情感的直接告白。国破山河在,飘落遗恨多。霜雪斑斑鬓发催,潦倒落魄不忘国,心急如焚忧苍生,欲借浊酒排孤愁,无奈因病暂停杯。满腹心酸向谁说?这种为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让读者在品读咀嚼词句的同时,仿佛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形枯槁瘦的老人,衣衫褴褛、孑然一身倚靠在夔州山顶上的一块巨石旁,秋风瑟瑟掀起他单薄破旧的衣角,他的身体不由得颤抖起来,猿鸣阵阵使得他不停地叹息,他在叹息弱不禁风的病体、风雨飘零的国家和穷苦无奈的百姓。这样的叹息穿越千年时空,至今在读者耳边久久回荡。因此两句诗不仅是诗人外在形象的自我刻画,也是诗人情感的充分宣泄。

“安史之乱”之后,杜甫目睹了战火蹂躏下的中国大地和百姓。万方多难的他一生几乎都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度过,但就是在这种境遇下,他固守一个传统文人所具备的使命和操守。这种使命和操守就是他为这片广袤的大地和万千民众倾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对于他所挚爱的国家和人民,他无以为报,只能用自己的血泪融合成笔墨,最后再化成一首首贴近社会民生的诗歌。从《登高》慢慢延伸,我们就会发现他呕心沥血地用一支巨笔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些诗作无不体现着诗人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感。

总之,洗练精巧的语句,寓意深刻的内容,旷达悠远的意境,鲜活丰满的形象,横贯苍穹的情感,不仅会使读者在感官上能捕捉到美的效应,也会更好地塑造学生美的品格,提升学生美的素养,还会在心灵里和情感中激发学生健康向上、振奋昂扬的精神与活力。只有这样,美育的价值才能够得以真正体现,也才能促进素质教育更好的贯彻和落实!

猜你喜欢
夔州秋景美育
摄影·美好安徽
论公民美育
落实双碳目标重要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夔州精神与杜诗本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秋景
杜甫咏诸葛亮诗略论
江渡
杜甫夔州诗中所反映出的生活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