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让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

2019-01-30 05:33常建同
中学语文 2019年15期
关键词:德育生命同学

常建同

自从新课标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德育的重要性又一次被各个学科所关注。语文学科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道德的主要阵地,更是德育教育的战略要地。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语文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枯燥地说教只能让他们厌烦,产生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只有悄无声息地渗透,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教材内容,熏陶感染

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本,其中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担当、环保意识、生命意识等多种德育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这些德育因素,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染学生,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也学到如何做人。例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在让同学们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给大家播放了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经典片段,用动画形式重温那段艰苦岁月、血染的历史,同学们非常感动,很多人都不可自抑地流下来热泪。这时引领大家一起思考: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他们?同学们都能回答:“是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热爱。”接着进一步引导:“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我们还需要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吗?”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说:“当然需要。经济建设中要维护国家利益、要保护国家秘密、要为国家争光,这些都是爱国。爱国主义精神永不过时。”我接着问:“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们,怎样做才是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呢?”同学们在短暂的思考后,严肃认真地说:“我们现在就是要好好学习,学好文化知识,为报效祖国做准备。”“我们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不给国家脸上抹黑。”“我们要警惕不法分子,保护好国家秘密,对于形迹可疑人员,一定要向派出所报告。”在思考中明白了爱国内涵,培养了爱国意识。

二、结合写作实践,寓教于练

“吾以吾手写吾心”,写作实践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决不能绕开的环节。要知道,教师育人道理讲得再好,那也是浮于表面的理论宣讲,要想让学生将理论嵌入心灵,成为内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还需要进行德育实践,而写作训练则是很好的途径。教师一方面要挖掘作文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讨论、交流,更深刻地认识作文主题、升华自己的情感。例如,学习了《热爱生命》《白蝴蝶之恋》和《敬畏生命》后,我让同学们以“生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我对同学们说:“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经历重重困难才能享受这美好的阳光,因而我们要尊重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只有一次,不可退回不可快进不可涂改,因而我们要珍惜生命。你知道哪些不珍惜生命的例子?”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我们经常听说一些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案例,或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或是因为与同学产生一些小矛盾,或是陷入了早恋的情感纠葛,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生命不是电脑,可以无限地开机重启,生命只有一次,没了就是没了。”“还有些人不珍惜这唯一的生命时光,不好好学习工作,反而吸毒、泡吧、没日没夜地玩网络游戏,打架、抢劫、做违法乱纪的事,浪费了生命最终只能后悔不已。”通过引导、讨论,学生不仅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观点正确,也明显提升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意识。

三、结合教学活动,融合教育

语文教学过程是由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组成的,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得到了德育教育,一举两得。例如,在学习了《两小儿辩日》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级辩论赛,像文章中的两个小儿一样让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辩论,同学们查资料、找论据,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争辩得不亦乐乎,最终只能握手言和。通过这样一场辩论赛,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明白了“强中更有强中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更培养了学生谦虚上进的品质,德育渗透得十分成功。又如,在学习了《散步》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亲情”相关的课本剧表演。同学们的情绪非常高,他们一字一句地斟酌,经过几番讨论才确定剧本,利用下课时间一丝不苟地排练,甚至自掏腰包准备了各种道具,演出时也情感饱满、全心投入,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诠释了“亲情”,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通过这样的表演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深化了自身的亲情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帮助。

四、结合教师言行,渗透德育

初中生年纪不大,正处于崇拜教师、模仿教师的阶段,他们对教师的一言一行尤其关注,进而有着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形象建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严格控制自身的一言一行,不仅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还要在日常行为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只要一走上讲台,我就将个人情绪置之度外,用微笑感染学生,用语言引领学生;只要一翻开语文课本,我就将饱满的情绪渲染开来,用动情的声音、恰当的手势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这样的我,带给学生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也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进而生发良好的道德品质。再如,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长跑是学生们都不愿意参加的项目,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承诺和他们一起练习、一起比赛,因而在赛前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跑步,不管什么样的天气都坚持不懈,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带领下,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缺席,也没有一个人推诿,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好这件事情。虽然在运动会上只取得了第二名,但我相信,这一个月风雨无阻的锻炼、同学之间的协同合作一定会烙印在学生心里,并内化成学生个性品质的一部分,使其终身受益。

总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将其与教材内容、写作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师言行结合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在砥砺前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语文教学描绘出新的画卷。

猜你喜欢
德育生命同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