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改革发展研究

2019-01-30 20:39程莉
智慧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病理学手段医学

程莉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0 引言

1977年,美国G L Engel教授率先提出了医学模式这一概念,其认为健康与疾病整体的本质及特征统称作医学模式,是当时医学研究范围、方式及对象的充分体现。尽管人体疾病及健康始终是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然而,医学发展每个时期的研究重点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可见,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然而,近年来医学模式并未发生本质的改变,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因此,非常有必要改革病理学教学模式,这样方能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医学人才。

1 传统病理学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仍是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来开展病理学教学,即由教师单方向解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尽管此种教学模式较为系统、全面,然而,仍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医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往往是相互独立的,二者之间缺少关联。新生入校时通常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毕业当年需参加实训,但由于理论与实践教学是单独开展的,导致他们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中,阻碍着其日后工作的开展。

其次,理论教学及课程不够科学。很多教师均是围绕课堂来开展理论教学,未考虑到培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致使学生过度的依赖教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无法得到培育,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1]。

再次,教学方式单一。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有关知识,获取知识渠道较为单一,加之不同教师的综合素养各不相同,而教学方式却大同小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病理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最后,教材设置较为滞后。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病理学教材主要是根据本科医学教材进行设置,与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特征不太符合,较之国外医学教育,病理学知识较为滞后,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需求。

2 基于现代医学模式改革病理学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重新审定教学内容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各院校建设规模愈来愈大,学生数量与日剧增,专业类目越来越丰富,而且许多专业之间存在一些交叉内容。从当前情况来看,许多院校所设置专业牵涉到法、理、医、管理及工等各领域,但课程及不同专业学时设置均各有差异,倘若依旧采取统一的教学大纲,根本无法满足人才培育需求。因此,建议各院校积极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备课问题,重新审核现行的教学内容、大纲及教材,既要确保教学大纲符合病理学教学基本需求,也应充分考虑到各专业与病理学教学之间的关联,共同商讨确定教学内容[2]。可参照《病理学》相关规划教材,根据各专业的特殊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或增添,为社会培育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倘若学生所选专业并非临床专业,教学内容可以总论为主,再结合专业特征,选取部分与专业有关的系统疾病进行解说;倘若学生所选专业为临床医学,可将免疫性及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等发病率较高疾病纲入教学内容[3]。同时,建议针对不同专业要求,编制对应的教学大纲、内容及计划,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专业需求,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综合型人才。另外,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育,为其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2 巧用多种病理学教学手段

(1)病例探讨式教学手段。病例探讨式属于一种全新的病理学教学方法,旨在培育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病例探讨式教学手段主要是在开展教学前,由教师搜集、整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病理学教学案例,围绕案例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并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搜集相关资料,提出相关解决对策[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此种病理学教学手段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2)多媒体教学手段。尽管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病理基本理论、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等,然而,也应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例如,可借助多媒体制作一些图表,展示出病理过程及机制,其中概念图能够将理论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个主题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针对那些知识要点,可借助多媒体制作一些图表,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借助多媒体制作的线条及图表,还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缩减教师讲解时间,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对于培育学生的空间智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炎症中白细胞游出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制作一个动画,将白细胞的游出直观的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病理特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5]。然而,由于多媒体信息量过大,倘若一味地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也有可能使学生厌倦感,因此,建议教师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升病理学教学效果。

(3)启发式教学手段。传统病理学教学方式较为直观,耗时较长,极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启发式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思维,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想理论知识,培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譬如,在对比与学习慢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一知识时,可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均伴有多尿、夜尿等症状,而不同之处则是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发病起因,之后再引导学生从发病机理方面来分析两种疾病的不同护理方式[6]。通过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整合起来,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

2.3 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独立的,关联不足,此种教学方式既打击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应用有关理论知识。因此,建议各学校重视并加强改革病理学教学模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既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教学,也应加强实践课程教学。这就需要各学校重视并加强校院合作,积极举荐学生深入各医院参加实习,帮助他们更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达到培育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此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在学习肝癌方面知识时,建议教师可先为学生解说有关的理论知识,再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病理学教学案例融入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提升病理学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如条件允许,学校还可邀请某些资深临床医师亲临学校为学生授课,引导学生自主搜寻与临床案例相关的资料,积极找寻解决问题之法,以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技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医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教学及课程不够科学、教学方式单一、教材设置较为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首先,各院校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定;其次,应巧用多种病理学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病例探讨式教学手段等;最后,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院校及教师应重视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样方能使病理学教学更好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保障我国医疗事业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病理学手段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医学、生命科学类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