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探讨

2019-01-31 05:43张文武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分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张文武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

体育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体育课程为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可是,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贯彻落实,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大家广泛地认识到,并在不断地付诸实践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而分类教学正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对高中体育的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一、高中体育的教学现状

(一)对体育学科缺乏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教育阶段,虽然说体育学科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以及教师还是会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上。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关系着学生未来能够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走上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而体育并不是高考的科目,因而,高中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常常被忽视。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在高中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不仅仅会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还会消耗自己的体力,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在学习时间少、任务重、压力大情况下,学生并不会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而仅仅是把体育学科当作是用来放松的学科。尤其是女生,更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在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高中体育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较差。

(三)体育教学方法落后

既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体育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对于体育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般也不会去进行研究以及创新,因而很多学校还是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是教师先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再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往往不到位,得过且过。究其原因,这都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使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所以,这样一味的进行被动教学,不仅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会限制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四)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体育教学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并不健全,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或者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场地,或者没有专业的体育锻炼器材等等,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另外,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也不足,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身兼数职,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的精力严重不足,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而这些情况,在一些偏远地区就更为严重。

二、分类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面对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时,需要国家、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的努力来扭转现状。而对体育教师来说,也应该要为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善于运用分类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地、更好地学习体育课程。

而所谓的分类教学模式,就是指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并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以及身体状况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分类教学模式的运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还充分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使学生逐渐树立起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并不断完善自身的个性发展,进而充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我国体育教学的目的要求,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充分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合适,可以直接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所以,为了保证分类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教师必须要在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整合。首先,教师要对高中体育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其中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学习的项目,而选课课程则是开展分类教学的主要项目。这是因为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经过教育专家合理安排的,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需要。所以,研究教材是教师进行分类教学的第一步。其次,还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收集学生的学习意见,因为对学生来说,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天生喜欢篮球,而有的人则喜欢足球。另外,男生和女生之间也存在兴趣差异,男生普遍喜欢篮球、足球这些运动,而女生则一般喜欢跳绳、羽毛球等运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规划分类教学的体育项目。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在对教学内容做了明确的整合以后,就要开始正式的分类教学了,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以及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帮助,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当然,这种分组并不是一沉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以再次进行分组。按照不同的标准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不仅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增进学生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沟通,进而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比如,在学习羽毛球这项运动的时候,教师在进行教学以后,可以先将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让他们彼此交流,巩固基础;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将水平较低的学生与水平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通过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水平较低的学生发展,进而促进每个学生的技能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指导工作,以切实对学生的练习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三)注重合理的分类评价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往往就是学生的最终体育成绩,但是,分类教学模式重在“分类”二字,也就是在分类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分类合理的。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标准、手段等,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不仅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具体到分类教学模式中,教师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评价,而是应该综合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日常的体育训练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类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因此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进行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运用分类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猜你喜欢
分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分类算一算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