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技巧和策略

2019-01-31 05:43◆苗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教学

◆苗 菁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学校)

人的声音是一种最朴实、最自然的音乐表达方式,合唱对于音乐来说不仅是其中的一种唱法,更是人类进行音乐体验、创造力体验的重要途径。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道:“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合唱教学的独特价值——育人育心

在新课改中,对当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音乐学科来说,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展技能和智能并行的教学模式。另外,在新课改理念中还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都意味着教师要把合唱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合唱教学,具有育人育心的重要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合唱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重要途径,合唱涉及音准的控制、节奏的掌握、力度和速度的控制与选择,甚至包括了声部之间声音的融合、协调以及平衡,所以合唱教学对于学生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合唱中能够实现等方面的发展。

其次,合唱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培养,增强其音乐的感知力。在合唱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作品、如何评价作品,提升了他们对于音乐要素的敏感度。随着对音乐感知力的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第三,合唱可以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不同于独唱,合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团队之间的分工协作,且这种分工合作准确性要求很高,因此学生在合唱学习之中要学会如何去配合他人,有时候甚至要“牺牲”自己,才能让个别或者整体绽放出光彩。

二、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技巧和具体策略

1.分析歌唱作品,做好合唱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合唱教学开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是进行发声练习,这是用于训练学生声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练习方式。在合唱教学前,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来保障接下来合唱学习的效果。

具体来说,进行发生练习的类型很多,如可以针对要学习的具体曲目,带领学生进行某种发声方法的练习,如“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通过这一练习方式引导学生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随后将废气排出,然后通过鼻以及舌尖的间隙如“闻花”一般去自然而然地吸气,吸气要保证舒缓、畅快,随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让气像流水一般缓缓放出,保证整个过程慢速、均匀,尽量去维持较长的时间。另外,还有合唱中的站立姿势练习,站立姿势很重要但是也经常被人所忽视。站姿不正确除了造成不雅观外,还会对歌词造成影响,如歌词通道不顺畅、气息的调控跟不上,导致影响最后合唱出来的声音。在合唱学习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身体保持直立,呈现高达挺拔的气势,使身体保持一个完整的、最佳的合唱状态。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像其他教学内容一样,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做好学习前的发声练习工作,帮助学生调整好嗓子的状态,调整后身体的姿态,这些是一节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欣赏合唱作品,培养学生合唱作品的兴趣

在学习一首歌曲前,教师应该首先引领学生去对合唱的作品进行分析,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情感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对作品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合唱来感悟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例如,合唱歌曲《踏雪寻梅》,就是一首传统的艺术歌曲,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可谓是音乐中的经典,也是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很好的素材。在本歌曲中,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关于这首作品的名字“踏雪寻梅”其实还有一个典故,教师可以将这个故事介绍给学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时而抬头远眺群山,时而低头俯视江面,照常骑着驴子在江边走来走去,这是他的一个爱好,这时候来往的人不禁询问道:“浩然公,天气如此寒冷,您还一个人走在江边,到底是有什么事清呢?”孟浩然乐笑着回答道:“我在这里寻梅”。对于这件事,有人就编了一首打油诗,“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通过引入孟浩然雪天寻找写诗灵感的故事,增加了学生对这一作品的感性认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去体会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的情景,感悟这首歌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

3.多聆听好作品,增强学生潜在音乐创造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没有声响不足为乐,因而学会聆听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让学生多聆听好的合唱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激发其潜在的音乐创造力。另外,在聆听优秀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下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也会提升。

例如,我国比较著名的合唱曲目《送别》,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进行播放和欣赏。这首歌自1914年问世以来,已经被无数人传唱了100多年。纵观整个作品,其中其歌词只有十句,八个乐句,是借美国奥德威一首通俗歌曲的旋律填词而成。可是,就是这样一首看似寻常的歌曲,吸引了无数的人传唱,他将离别者的一种通感展现地淋漓尽致。通过引导学生对经典进行欣赏,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音乐、好的音乐为什么好。当学生学会分辨之后,在自己的合唱中,就会因这些好作品为典范来要求自己,促进自己合唱能力的提高。

4.开展艺术活动,促进初中合唱教学的发展

开展艺术活动,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去参加艺术活动,推动学生把音乐知识的认知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艺术活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例如,在学校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基本上都会开展合唱、舞蹈、器乐等音乐项目,鼓励学生们报名其中的合唱项目,鼓励他们组建成员、开展节目训练,借助艺术节这一活动展现“合唱”独特的魅力。在课堂上学过的曲目《小鸟小鸟》《西风的话》等,就可以在课下稍加练习,在艺术节以合唱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

另外,在学校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合唱比赛,如“喜迎十九大”的红歌合唱比赛,不仅可以磨炼学生们的合唱技巧,还能够借助音乐这一形式来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位参加完这次比赛活动学生感叹到,音乐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重要方式,在《黄河颂》的合唱中深切地能够体会到歌曲中的强烈情感,通过合唱我也将自己的一腔爱国之心表达了出来。可见,音乐艺术活动是音乐教学的扩展,教师应当坚持以音乐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艺术活动为辅助的思想,提高合唱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初中音乐合唱教学需要教师善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打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中来实施对学生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我相信,随着音乐学科教学地区的不断上升,音乐独特的教育价值会被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合唱教学会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音乐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