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019-01-31 05:43邵丹丹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核心

◆邵丹丹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学校)

体育是小学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通过体育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体育运动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校要推进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完成体育教学的改革,完成提高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当前小学生锻炼时间较少,需要在体育课堂的有限时间做好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工作,需要教师精心对待,耐心教学。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和特征

近几年,核心素养在学校教学中备受重视。作为一个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学习经验与学习品质的结合体,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必要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深入学习体育科目后才会形成体育核心素养,在逐渐提高和升华,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提高学生队伍体育核心素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两个内容。体育知识是让学生了解体育方面的生理知识、锻炼知识和人文知识等三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体育技能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和体育评价技能。

2.健康意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基础上,还要以健康锻炼为教学中心,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体育健康意识,通过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学来落实健康意识教学,使小学生提高健康锻炼的体育意识,重视体育学习。

3.身体素质。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二是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只有两个方面共同得到提升,才能真正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

4.体育品德。小学生的体育品德可以反映其心理特征,相关教学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有很多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没有足够重视体育教育。一些学校设置的体育课时间太少,体育课还经常被其他学科教师占用,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很少。因此,学生的体育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核心素养难以提升。

2.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储备不足。首先,学校体育教师人数较少,师生比例失衡,教师工作量较大,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其次,现有教师普遍缺乏专业体育知识。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动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整个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一定的损害,严重时还有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任教的部分体育教师如果没有正确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没有准确控制学生的运动强度,很有可能会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3.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发展与教学设施息息相关。我国逐渐重视教育发展,加大了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学校的各种硬件教学设施比以往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即使如此,依旧有许多学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操场等体育教学场所面积小,缺乏多种体育器材。由于教学设施的缺乏,许多学校的体育教育方式单一,主要体育教学内容只有早操、跑步等简单的形式,整个体育教学很枯燥,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逐渐减弱,学习兴趣逐渐消磨。

三、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策略

1.建设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小学体育教师负责组织体育教学,指引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参加体育活动,对体育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都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国家和学校应该加强建设体育师资队伍。

首先,提升教师的招聘门槛,加大体育教师待遇,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国家体育教学的队伍之中,让小学体育教师拥有专业教学水平。其次,为小学体育教学配置足够的体育教师,达到师生比例平衡,教师可以全心投入到体育教学中,精心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学习。最后,现任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体育教学水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树立正确教育理念,拥有足够的体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于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需求。

2.引入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提高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错误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引入适合学校学生学习的科学教学方法,可以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保护自身安全,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引入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实践,还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科学运动理念。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具体的身体状况,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在不同强度、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中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活动,不能强制学生参加不适合其进行的体育锻炼。

3.加大体育教育资金投入。体育教学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空间,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还需要准备足量的体育器材和设施。学校应该加大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首先,为学生建设体育活动场所,增加学生活动面积,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由活动,自在学习。其次,为学生配置充足的运动器材。运动器材是影响户外活动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需要,为学生购置不同的运动器材和设施,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后,针对学生户外体育运动的需要,为学生创建绿色体育锻炼环境。

4.培养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还不深入,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各不相同,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以身作则,鼓励小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让小学生认识领会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5.更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更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目的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加强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营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体育教师富有亲和力,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工作。

四、结语

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小学学习阶段,学校应增加体育教学设施投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配置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合理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体验体育的乐趣,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