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乡土资源课程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019-01-31 05:43赵荣臻杜德正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青州市野菜山楂

◆赵荣臻 杜德正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坟初级中学)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青州市王坟初级中学位于青州市西南山区,是一所普通的山区农村学校,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学校的课程建设一直相对滞后,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学生除了读、写、背书本知识之外,缺乏学生喜欢的可供选择的多样课程。学校的课程现状已经落后于教育发展的要求,落后于“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我们依托当地资源,讨论确定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研究思路。

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课程目标。以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为目标,立足当地乡土资源,围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多才多艺,快乐成长”为核心,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家乡情怀、学科素养、健身意识、艺术修养、实践探究、劳动技术、环保意识等全面发展要求。

课程设计与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从两个方面设计,一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拓展延伸课程,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如语文拓展课程对联、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毛笔书法、生活作文等;数学拓展课程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实践等;英语拓展课程情景剧表演、生活英语等。

二是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的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但如何组织实施,课程内容如何确定一直成为困扰课程实施的问题。我们立足当地农村,挖掘自然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乡土资源课程。

1.“家乡野菜的研究”课程

野菜是山野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农村的孩子,家前屋后都有野菜,曾经是老一辈人饭桌上的主食,而现在丰衣足食的孩子对野菜却越来越陌生了,认识野菜,采摘、品尝野菜,了解过去的贫困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于是,便设计、开发了“家乡野菜的研究”课程,活动的内容包括认识和探究各种野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学校附近的荒地采摘各种野菜,利用双休日结伴或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山坡上挖野菜,制作标本,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野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编写手抄报,制作野菜标签展示活动成果。

2.“山楂的生命历程研究”课程

学校所在的王坟镇是全国山楂加工第一镇,山楂是当地种植最多的果树,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熟悉山楂的生命历程,学习山楂树的管理,了解山楂加工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便设计、开发了“山楂生命历程的研究”课程。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观察山楂的生长过程,从发芽、开花、结果到收获、后期加工及果树的管理,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亲身经历山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不仅加深了对山楂的了解,还是从中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3.“农耕”课程

“热爱祖国先从热爱家乡开始”。学校的学生都来自于附近的村庄,都是农民的孩子,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脱离了农村生活,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劳动,不知农时,不认识农作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少爷”“小姐”。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学校开辟种植园,开设“农耕课程”,老师带领孩子们撒下各种蔬菜种子,利用综合实践课和课余时间浇水、施肥,精心呵护,秋天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孩子们学习到了蔬菜种植的知识,体验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培养了劳动习惯,学生了解了农时,认识了农具,亲历了种植,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4.“绿色环保实践”课程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清风寨景区,这里群山环抱,溪水潺潺,树林茂密。优美的自然风景,古老的历史遗迹,营造了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为开展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于是,便有了“绿色环保实践”课程,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等活动。

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课程的实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管理小组,每名老师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内容,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课程的设计开发,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编写出课程内容,然后由课程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分两条渠道,一是随学科教学学习。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丰富了学科学习内容,提高了这些学科的学习效果。基于乡土资源的实践活动课程利用综合实践课实施,弥补了综合实践课实践性、活动性不足的缺陷,综合实践课,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是以社团活动方式实施。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学校主要以选课走班的方式,组建学生社团,实施校本课程。课程设计、开发完成并通过审核后,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学生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报名某种课程的学习,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新的社团组织,确立社团章程,组织机构,成立社团,组织学习。

课程师资。乡土资源课程的师资以学校教师为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个人爱好、专长,确立自己的课题进行设计、开发,提交审核后组建社团实施。但当地的人才资源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还专门聘请当地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来学校开设课程,如对联课程就是聘请本镇上稍村村民,中国楹联协会会员,青州市楹联协会会长张俊亮老师开设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课程是聘请本镇退休老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王洪吉老师为学生授课。这些老教师、老艺人的参与,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他们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也给老师和学生树立了榜样。

课程的评价。按照课程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或者是老师的活动记录与评价,或者是量化的指标,后者是实际的活动成果,学校在期末开展课程活动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在各自的学校课程中学到的技艺或成果,结合学校的“多才多艺小名士”评选,评选才艺之星,进行表彰奖励。

四、课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依托乡土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设计、开发出一批优秀校本课程。《亲近绿色家园,践行环保行为》课程获得青州市首届活动育人精品课程奖;《家乡野菜的研究》获得潍坊市活动育人精品课程奖。

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基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校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立足农村实际开展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使这所普通的山区农村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孩子的成长充满了乡村的气息和味道,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猜你喜欢
青州市野菜山楂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山楂花
青州市花卉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山东省青州市通联站展示
挖野菜
金银花山楂汤 驱走伤风感冒
野菜的盘中艺术
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性便秘50例
稳扎稳打,做精强势品牌——访青州市众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