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分析

2019-01-31 05:43吕海涛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政治

◆吕海涛

(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

常言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社会中的任何一份子而言,都担负着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马上面临着成年,意味着即将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要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将政治学习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相结合,关注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目前,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侧重,寻找更加适合的方式,将责任感的培养和高中政治教学更好地相结合。

一、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培养内容缺乏系统性

在目前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中,缺乏一个全面的培养体系,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没有统一起来。培养体系应当包括对高中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和对他们思想的教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应当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对学生行为的引导,要体现在行动上。所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培养系统和模式,那么很难在学生身上发挥什么效果。

(二)培养方法单一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教学被禁锢在传统的思想和方式当中,缺乏必要的说服力和行动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变成了单一的说教和灌输,学生不能深入感悟道德的本质和内涵,不利于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当今社会正在面临经济体系转型,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势在必行,要灵活多变,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三)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政治教育中,如果不以学生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合格的,不能满足学生对政治教育的需求,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效果更是无法保障。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个体的情况,设置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任学生,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情况,培养才能更有效。

(四)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今社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产生了许多的不良风气,学生群体多多少少会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例如,拜金主义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变得唯利是图,失去了学生的纯真,并引发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后果,这些学生开始自我放弃,追求所谓的自由,导致学生的堕落,甚至诱发青少年群体犯罪。这些不良的风气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的成长,教师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引领学生向着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正能量方向发展。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政治课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帮助学生们成为一个积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人。通过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这符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教育对人的作用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在于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加强社会成员的道德建设,督促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高中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深度,增强了未来国家的栋梁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也能够更加主动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即将要步入成年,告别青少年时期,因此在各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成熟和成长。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政治教学中,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四)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社会关系体现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和互帮互助中,做好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能够自觉地承担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一)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程度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通过学生对社会的深层次认识,让学生懂得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认识社会,去体验社会生活的酸甜苦辣,走出安逸的校园生活,去切实地感受社会,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更好地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整合开发教材,有针对性地展开社会责任感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利用好教材,树立课程资源整合意识。教师可以结合课标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调整和理顺内容顺序,整合内容,使课程之间能够更加有逻辑地贯通。举例来讲,关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教师可以放在一起讲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理解国家的相关制度。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同时又更好地理解知识。

(三)合理利用时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时政的学习要紧密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代发展特征相统一的原则,从现实出发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自身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政,分析可能产生的思想问题,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新闻周刊》,开展时政热点解析等活动。

四、结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一定要肩负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任。尤其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导学生做一个无私奉献、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在将来的发展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政治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