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和教学策略

2019-01-31 05:43◆卢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探究活动

◆卢 杰

(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在初中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创新性,使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地区间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教师不能灵活优化教学策略,教学实施势必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高质性,教师必须实时进行教学策略优化与创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性简析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它是以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切身体验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设置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构建知识形态。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几大特性:

(一)综合性

各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他们源于推理、验证,是预先给定的,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能够增加学生学识,但容易使学生的认识能力、意识、情感受到局限。初中生作为情、意、知、考的统一体,在其课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认清世界、探索自然、服务生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灵活采用或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并不断的进行教学优化,从而实现教学高质性。

(二)实践性

学习方式可分为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较多情况下,直接经验学习效果优于间接经验学习。如果将分科课程划分为间接检验学习范畴,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会划分为直接经验学习。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从生活、社会、自然世界出发科学的构建课程,通常以教学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使学生通过切身的实践体验,使学生正确地对事物进行认知,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其教学内容、答案并不是提前设定的、统一的,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特点并借助已有的教学资源设定的教学计划。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相近,并且在时间、空间上是开放的,学生不在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会、贴近自然,充分利用每一种资源将所学的与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问题解答,由于学习者在兴趣、爱好、经历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有些答案呈多元化状态出现,进而导致教学评价呈现多元化。

(四)自主性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课题,自主地进行研究学习,科学地制定探究计划,搜集资料,呈现结果,这一过程对学生自主、创新、独立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下达教学任务时,教师不能生硬地将教学任务下发给学生,也不能直接将答案给学生,而是应担当合作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并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氛围和物质支持,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

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一)积极倡导合作探究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应积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积极为学生营建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化合作探究。就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学生的选题、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教师科学的指导等,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信息化时代相关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划分小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看法,进行“班级网页制作”,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进行网页的布局设计、有的学生去收集相应的素材,有的学生进行制作和录入,很快精美的班级网页就制作出来了,比如有的小组将班级网页分为:班级新闻、才艺展示、书法作品、优秀作文、课外活动、科技探索等栏目,分别由相应的学生进行编辑和资料的上传,从而将班级的风貌和学生的特长有效的展示出来。

(二)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校领导应充分发掘本校教学资源和特色,科学的根据课材目标和教学理念,进行教学革新。如通过开展“我爱我校”“如何使我们的学校更美”等主题活动,鼓励师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参考性活动方案,并进行评优采纳,进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延伸。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通过亲自体验和实践操作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探究”“观察”“实验”“体会”等一系列过程中获得知识,感悟生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不同类型自行车车把套的观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车把套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学生纷纷发表观点,增大摩擦、便于把握、防止车把生锈,等等,教师让学生在想一想还有什么作用?学生便哑口无言了。最后,教师进行补充,如车把套一般具有一定的花纹,起到修饰美观的作用,并且能够隔绝手和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热量的传递。教师的补充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对自行车的其他部位进行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乐趣。

(三)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问题提出阶段,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潜能。由于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因此他们的探究欲望更强,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在主题探究阶段,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整理、鉴别、总结归纳,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地进行推断;在表达阶段,教师可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鼓励学生上台讲说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比如,在开展“拒绝白色污染”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什么是白色污染,生活中常见的白色污染物有哪些?从化学的角度来说,白色污染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他们的化学性质如何?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如何对白色污染进行治理,说出你的观点?这样,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调查和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答,并在实践中提高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绝一次性塑料餐具,从源头上控制白色污染的产生,并在小区、广场等地方开展“拒绝白色污染”宣传活动,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污染自然而然就少了。

(四)科学地展开教学评价

教师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科学的进行教评。首先,教师不但要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还应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活动过程能够成分展现学生智慧、信念、能力、科学精神,对其进行评价,利于端正学生态度,激发其探究动力;其次,评价方式应多样性。如教师一个认可的眼神、不经意的褒奖、满意的微笑等等都能给学生无形的鼓励。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探讨,并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实时更新教学观念,才能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高质性。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