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

2019-01-31 05:43胡万民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过程

◆胡万民

(甘肃省永登县第六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作业是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能够对课堂进行拓展和延伸,同时也能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但从目前实际发展情况上来看,传统的作业形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设计观念有待于转变和提升,需要在其中融入一些个性化元素,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预留思考和想象空间,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逐渐转变课堂“主宰者”的角色,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

2.全面发展原则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面发展逐渐成为青少年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所必备的品质,而这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为此,在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科学化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由于整个过程经常会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因此,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除了要确保其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要保证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通过正确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二、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类型

多样化是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重要表现之一,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在继承与保留、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作业形式进行改革,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使其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在高中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过程中,最常见的作业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实践型作业

学以致用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设计实践型作业,以提升其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相关内容后,教师便可结合课本和课堂教学情况,为学生设计实践型作业,如“对本校学生最喜欢的科目进行调查”“对本校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等,通过类似作业的设计,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其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和培养,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巩固,达到了课堂作业设计的目的。

2.探究型作业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在于探究、合作和自主,因此,教师还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型作业,这很符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求知。例如,教师在学习完《概率》的相关知识后,教师便可让学生们对本班级同学生日进行统计,之后计算出同学一起过生日的概率,如此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实现了对“统计”知识的巩固,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强化了旧知,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

3.交流型作业

在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过程中,通过交流型作业的设计,可强化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距离,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平台。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作业。例如,在学习完《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共同交流,对“三视图”画法进行研究,同时观察图形俯视、正视以及侧视的变化情况,在课上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以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4.日记型作业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迸发出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念头,但这些想法往往会转瞬即逝,因此,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可对日记型作业进行设计,包括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应用情况、理解情况、对作业形式的想法、对考试的意见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个人想法和意见的机会。

三、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有效途径

1.情境融入,让作业贴近于日常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对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进行设计。在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将知识点融入于教学情境,经过精心编制之后,使其成为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或者内容,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后,教师便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常见的几何体,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课上与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进行探讨,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提升其参与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2.增添趣味,丰富作业形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忽视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情感效应,使作业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提升学生对作业的热性和兴趣。首先,教师一定要保证作业的新颖性,要区别于传统的作业形式;其次,作业设计要具备灵活性,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实际情况为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最后,作业设计禁止天马行空,需紧密联系教材,深入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期付款问题、商场抽奖概率问题等,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增添了生活的本领,无形中实现了课堂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方面的重要价值,从而提升学习兴趣,增添作业动力。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也归纳了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常见类型,最后对个性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总之,作业对于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由于传统的作业形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必须要进行创新和改进。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次要明确学生们所适合的作业类型,最后进行精准实施,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后作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的有效巩固,促进其多项能力的快速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个性化作业过程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作业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同桌宝贝
圆满的过程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