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评改方法研究

2019-01-31 05:43◆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鼓励性跑鞋作文

◆李 伟

(安徽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高桥小学教学点)

作为写作训练的一个关键环节,评改可以有效促进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写作评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评改习惯和能力,引导他们开展自我评改、相互评改,交流讨论写作心得,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打破以往只依靠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写作评改,提高写作评改效率。

一、运用鼓励性评改语言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写作训练更多地是为了今后的写作打基础。只有学生喜欢写作,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评改,从而通过评改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针对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写作基础,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为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图画、故事等直观、生动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转换成文字,动笔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在评改学生作文或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时,教师同样也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多用鼓励性的评改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在组织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关于春天的图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表对春天的感受和看法。

教师:从图片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1: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学生2:春天到了,我可以去上学了。

教师:这位同学真是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还是因为上学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啊。

学生哈哈大笑……

教师:谁可以用学过的词语描写春天呢?

学生1:春天来了,树枝上冒出嫩嫩的绿芽,小鸟开始欢快的歌唱,花儿露出了笑脸……

教师:很好,“冒出”这个词语用的很妙,而“嫩嫩的”又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通过平等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其写作积极性,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不但要运用鼓励性的评改语言激发刺激他们的表达欲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还要运用针对性的评改语言指出学生的写作问题,提高写作评改效果。

二、运用针对性的评改语言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反映在写作评改上主要体现为:评改是评改双方平等沟通、主动参与、达成共识,一同完成评改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他们进行交流。不但鼓励学生要多写,还要鼓励他们多改。运用针对性的评改语言帮助学生纠正写作问题。

例如,学生的一个作文片段:今天中午,我吃完饭就去跳绳,可我穿着拖鞋不方便跳绳,于是我跑回家换鞋,但是找了好久没找到跑鞋,只好问姥姥。姥姥说:“跑鞋在阳台上呢。”我跑到阳台,拿了鞋,穿在脚上,闻到一股臭味。我脱了鞋一闻,我的脚好臭。姥姥看到了赶紧让我去洗脚。”

这个作文片段中存在问题,教师应该用针对性的评改语言指出问题:(1)删掉“今天”,因为这个日期可有可无,没有实际意义。(2)“跑鞋”建议改成“运动鞋”比较好,因为运动鞋是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而跑鞋比较口语化。(3)“穿在脚上”建议改成“刚想穿在脚上”,因为已经穿在脚上的鞋子是很难闻出臭味的,和下一句“我脱了鞋一闻,我的脚好臭”矛盾。可以将“我脱了鞋一闻”修改成“我凑近鞋一闻,不臭啊!原来是我的脚好臭”。这样语言就通顺了,逻辑也合理了。

可见,针对学生的语言运用错误,教师应该一一指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不但要认真仔细,还需要有耐心。

三、合理拓展评改主体

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评改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当拓展写作评改主体,除了教师自身之外,学生以及家长也可以作为评改主体。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的写作评改活动,这样不但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还能增加亲子关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学生作文评改,同时指导家长评改作文的方法。其次,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评改主体。自我评价是学生进行作文评改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学生在评改自己的作文时容易做出主观判断,导致评改结果不客观、不准确,影响了写作评改效果。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要求,从作文立意、作文层次、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多个层面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写作评改小组,指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评改,通过相互评改作文、分享写作心得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同时,学生作为评改主体时,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注重过程性写作评改

在开展写作评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过程性写作评改;不要随意批评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评改他们的作文。针对小学生的作文采用直观、生动的评改方式呈现评改结果。例如,教师可以用“打对勾”或“画红圈”的方式把学生作文中写得精彩的词句标注出来,以赞赏学生的写作;还可以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下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观察得真仔细,写得很不错,字写得真漂亮,一看就知道你是一个爱干净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可以写得更好,加油!”之类的评语,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用A、B、C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学生作文的质量,用笑脸符号代替写得很好的语言,用难过的表情符号代替需要学生继续努力的语言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评改的热情,增强学生对写作评改结果的期待,提高其写作兴趣。

五、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写作评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写作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一步。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写作评改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评改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写作评改的热情、接受评改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鼓励性跑鞋作文
你为何买新鞋
鼓励性语言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跑步,从选对跑鞋开始
小学数学观摩课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马儿的“跑鞋”
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使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