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9-01-31 05:43罗建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阅读教学文章

◆罗建红

(甘肃省兰州市高新区麻家寺学校)

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强化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扩展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更加关注阅读教学。那么比较阅读方法在当前课堂上使用较为广泛,也收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因此,对于比较阅读在课堂上的具体使用做出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者带去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一、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分析

1.比较阅读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

小学语文教师将比较阅读方法当作当前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模式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较为符合,比较阅读,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对旧的知识进行夯实与巩固,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勇敢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辨别。通过比较阅读方法,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文章内容,竟然掌握文章的中心,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于传统课堂的语文教学来讲,属于一种突破性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运用比较阅读方法,将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也让学生不再拘泥于对文字的枯燥性阅读。

2.比较阅读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我国已经全面的进行了素质教育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等等,但是依然有一些地区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桎梏仍然束缚小学生,致使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由此可以看到小学生在日常阅读方面。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低,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素养,若是教师可以使用比较阅读方法,不仅仅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会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阅读的文章进行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对比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进行了解,学生是怎样运用文字的,在运用文字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缺陷与优势因此,去确定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选取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材料进行比较性教学。对于不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做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阅读材料,这样情感色彩也会不同的掌握,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强化学生的鉴赏和分析能力。阅读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属于主导,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争取能够从不同的阅读材料当中选取相同的内容做对比分析,形成独特的阅读技巧。例如,小学学习的《小松鼠找花生》和《小蝌蚪找妈妈》。这两篇阅读文章可以做阅读对比分析,因为两个文章的题材比较相近,都是去寻找一些事物或者动物,并且属于叙述性的故事类型文章教师就可以从记叙文三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做对比,如原因,经过和结果。只有深入体会两篇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情感色彩,才能够在对比分析中真正的掌握两篇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对阅读分析技巧有所领会。

2.对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文字做对比

对阅读文章当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对比分析,对比语言文字会让学生深入的去理解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用法,语言文字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从环境背景出发,人物形象描写出发,对整个文章的语言环境做分析,了解创作者创作文章的思想,争取掌握作者的文章创作意图。对比两篇文章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章中人物是如何描写的,景物是如何描写的,并且对文章中的人物和景物有进一步的探索。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文章中作者对《少年闰土》面貌的描写,情感描写的句子来分析作者对于闰土的情感,引导学生做深入性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3.相近题材文章做阅读对比

为了增强小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指导性的阅读训练,将题材相近的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阅读,在这样的方式和启发之下,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并且深入对文章内容做出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独自的感受,这对于学生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本身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如果将两个相近的文章在一起做阅读比较,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在学习《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良首饰都是借景抒情的,并且作者也是将自己的想法寄托于景物。这样在做阅读比较时,学生可以深入到作者的内心,寻找作者与文章的相契合之处,了解相近题材的文章有哪些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4.相同作家不同作品对比

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也有很多差异之处,可以通过两篇或者两篇以上的作品做深入性的分析,如从风格上情感表达上以及写作的方法方面。如学习《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的过程中,都是作李白的诗词,学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体味诗句的不同情感,理解诗句的意境。

5.不同作家作品对比

每一个作家的写作文章都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写作手法上也大相径庭。教师在对小学生阅读做指导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并且通过语文阅读教学。防止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套用公式,阅读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将会对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文章理解和鉴赏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长城》和《日月潭》这两篇文章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功底,可以进行自主的比较阅读分析,尽管这两篇文章是不同作者所写的,但是由于都属于写景类的文章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对两种文章进行对比,看一看有哪些相似之处,或者作者们在写景物文章时会用到哪些手法。又如,在学习《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过程中就可以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由于是不同的作家作品还是同样对景物进行的描写,但是《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表达的是一种从上到下和从远到近的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从空间到时间的描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比较阅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属于一种创新的方法,可以增加学生阅读量,还可以让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增强。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阅读教学文章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