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分析

2019-01-31 05:43王志恩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趣味趣味性化学

◆王志恩

(山东省青州市旗城学校)

化学科目是初中阶段的一门新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其中,很多趣味化学实验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趣味化学实验越来越受到化学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愿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应用化学实验。下面笔者就通过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意义

趣味化学实验和演示实验都是初中化学学科常见实验方式,但是演示实验注重实验结果,并不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验中去。而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更注重实验过程,应用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各方面:第一,趣味化学实验过程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调动下,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成果。第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趣味化学实验,利于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第三,化学实验是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探究过程,教师通过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巩固理论教学成果,解决学生在学习时的一些困惑,更利于学生深刻把握和消化化学知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案例设计分析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设计成趣味性的实验,这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材,提前进行备课和实验设计,利用实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氧气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氧气作为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可以设计氧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要准备金属于非金属材料,在课堂讲解的同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还可以安排机会让学生亲自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再如,教师在讲解气体这类知识点时,可以设置小火柴点燃的实验,在两个瓶子内分别装入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将点燃的火柴放到不同瓶口处,让学生观察现象,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类呼出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多等知识内容。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实验效果

初中阶段的很多趣味化学实验现象是大部分学生不曾见过的,基于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作用,学生都会对实验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师正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前期,可以在先利用多种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来,为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奠定基础,之后再选择合适的实验在课堂中进行演示,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酸和碱这一化学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此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演示化学实验。可以将浓硫酸溶液带到教室中来,让学生加入一部分白糖并观察实验现象。一般情况下,白糖会变为黑色且迅速膨胀,这样的实验过程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很多学生会对白糖变黑的原因充满兴趣,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从学生好奇心入手,讲解浓硫酸性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浓硫酸的吸收性,这就是教师对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开展实验

化学是具有一定抽象与复杂性的科目,其中一些原理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进行验证,但是一些实验操作可能无法由一个人来完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之间积极配合,合作学习开展实验。这样也可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团结凝聚力,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就,体会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这部分化学内容时,就可以设计碳酸钙化学反应的实验,将学生合理分组,采用合作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问:不用彩笔怎样可以把鸡蛋画出来等趣味性的问题,之后让各小组同学合作探讨,将结果进行记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开展实验,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蜡烛、白糖、鸡蛋材料,按照提前设计好的环节,一步步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查,针对各小组存在问题进行指导,并要求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将产生的问题和实验效果记录下来,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测。这样的实验方式就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实验的成功机率,最终得到正确效果。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验

初中化学内容有很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而教师在应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除水壶中的水垢等生活问题,在学生进行简短的思考以后,教师可以现场拿出带有水垢的水壶,在其中加入一些食醋,让学生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就可以明白,醋可以有效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教师再通过相关原理的讲解,就可以发挥化学的实用性,让学生意识到化学蕴含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教会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有效提出问题

为了提升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以燃料及其利用思维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问学生是否见过真实的燃烧现象,之后将学生带领到实验室,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具体可以在氧气中点燃镁条,让学生观察镁条燃烧后的现象。之后,教师要继续提出问题,问学生在水中是否可以发生燃烧现象,此问题问出以后,很多学生就会出现好奇心,而教师便可以马上开展水中燃烧等相关实验,并将这两个实验进行比较讲解,从而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定义及三要素。这样就是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出趣味化学实验,推动课堂环节的开展。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一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因为器材、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大屏幕播放化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将更多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氢气燃烧为例,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可以提前收集相关视频资料,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氢气燃烧时的现象,还可以播放氢气与氯气在特殊情况下的爆炸现象,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点,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具有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有效应用趣味化学实验,提升实验应用能力,通过各种联系实际、有效提问、小组合作等手段,提升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趣味趣味性化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午睡的趣味
奇妙的化学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